首页 > 3-6岁 > 学龄前教育 > 明知道孩子在犯错,你敢让他继续下去么

明知道孩子在犯错,你敢让他继续下去么

来源:文贝宝宝谷    阅读: 3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美国科学家史蒂芬?葛雷曾经对记者讲过一个故事:小时候从冰箱里拿一瓶牛奶,没抓牢,瓶子掉在了地上,牛奶溅得满地都是。母亲看见了,没骂没训竟然还说:“哇!你制造的麻烦可真是棒极了!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一汪牛奶呢,哎,反正奶瓶已经摔碎了,在我们打扫干净之前,你想不想在牛奶中玩几分钟呢?”

葛雷高兴极了,立刻就在牛奶中玩起来。几分钟后,母亲又说:“你打算怎么收拾呢?我们可以用海绵、毛巾或者是拖把来打扫。你想用哪一种呢?”葛雷选择了海绵,和妈妈一起愉快地把满地的牛奶打扫干净了。

这还没完,科学家接着讲:我母亲说,刚才,你用两只小手拿起大牛奶瓶的试验已经失败了。现在到后院去,把瓶子装满水,看看你还有没有其它办法把它拿起来呢?

葛雷很快就发现只要用双手抓住顶部、靠近瓶嘴的地方,瓶子就不会从手里滑掉了。

这是一位很棒的母亲。她会引导孩子从刺上面看到玫瑰,化伤害为成长力。

作者 |六妈罗罗

我们常说过度关注给孩子带来的困扰。有很多朋友不解地问:“可是明知道她在犯错,能不管吗?”。

这个问题的确戳中了很多人心里的痛点,包括我自己:看着六六在犯错的时候,我能做到放任不管么?

明知道孩子在犯错,你敢让他继续下去么

相交十几年的闺蜜前一阵跟我吐槽,说最近在跟六岁多的儿子斗智斗勇的过程中老占下风。

刚上小学的孩子每天都有作业要完成,可每天都磨磨蹭蹭不肯好好写,需要她不停督促管着、看着、陪着、教训着才能完成,常常耗到10点多才能睡觉。

孩子睡眠不够,第二天起床困难,上课打瞌睡。老师找了她好几次,说这样下去孩子的学习成绩会受到很大影响。

朋友很头疼,这种状况可怎么解决?

看着闺蜜一脸愁苦的样子,我故意用轻描淡写的语气说:“不如不管他,写作业是他自己的事情,让他自己承担后果,也许就好了。”

或许是没想到我会这么说,闺蜜愣了一下,问我:“真不管他?他要是以后真就不写作业了,这种错我们敢让孩子犯吗?”

我笑了笑说:“试一次看看,放宽心,没什么大不了的。”

好好照顾孩子,其实我们都不难做到,但是适度放手,让孩子自己去体验快乐与痛苦,却需要很大的勇气。

说到放手,我想到六六的一件小事。

她刚学会穿鞋的时候,并不总能分清左右脚,时不时就穿反了。最开始我怕她不舒服会帮她纠正,可是后来我发现,如果鞋子是六六自己穿好的,我坚持帮她换的话,她会觉得受挫而生气哭闹。

想了想,我没有再管她穿鞋这件事情了。

自然,鞋舒不舒服,脚会知道。在我不管她之后,六六穿反过几次,还走了挺远的路,然后就小声跟我抱怨脚疼,脱下鞋子一看脚都红了。

这时,我没有“落井下石”般地对她炫耀说:“你看你不听我的,这回知道错了吧?”而是特别淡定地让她自己换回来。看着她一言不发却拿着两只鞋子来回看的样子,我确定她下次一定知道怎么穿鞋了。

虽然现在特别着急的时候她依然会不小心把鞋穿反,但绝大多数时候,她都不会穿错。

其实这样的处理方式,一部分是我做妈妈的直觉,另一部分也来源于我此前看见过的一个育儿理论——“自然后果法”。

明知道孩子在犯错,你敢让他继续下去么 第2张

“自然后果法”是著名的法国教育家卢梭提出来的。在他所主张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中,涉及到“自然后果”的部分说到:“对儿童的过失不责备和处罚,而利用过失的自然结果让儿童自己去体验结果,从而自省、自悟,并自学改正,从经验中得到教训。”

在我看来,“自然后果法”的精髓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敢于放手让孩子去体验,用后果来引导孩子不再犯错;二是懂得不过度干预,不要借这个后果来借题发挥。

之前我对六六穿反鞋这事儿的处理方式,就是采用的“自然后果法”。而这一方法其实在家庭教育里俯拾皆是,比如孩子贪玩不肯吃饭那就不吃,明确告诉孩子这顿不吃得饿到晚饭;比如玩具丢得到处都是,下次想玩的时候就可能再也找不到了。

教会孩子自己承受后果,解决问题。

如果一开始我强硬制止六六反穿鞋子,她最主要的体验不是脚可能会疼,而是我不让她做这件事情的逆反心理。而等到我不干涉她了,反穿鞋子走的时间长了,疼的是自己脚了,她的感受告诉了她之前那样做是错误的,会让自己不舒服,自然而然就改正问题了。

我想,这就是在安全范围内,舍得让孩子去吃亏犯错吧。过度保护是父母常常在不自觉中就会做出的行为。的确没有哪个爸妈会舍得自己的孩子受委屈受伤害,那如果明知道孩子会犯错的话,我们是否舍得让她吃亏呢?这对家长来说,肯定是一个考验。

虽说我很认可“自然后果法”,懂得人生的路需要“自己”走,自己吃过的亏自己才更清楚的道理,但有些事情,“自然后果法”还是不适用的。

1、当孩子处于危险之中:

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眼睁睁得看着孩子犯错。一个朋友说,他们幼儿园的孩子非得在电动扶梯上跑动,一不小心,摔倒了。手卷进去了。后来紧急送到医院也于事无补,右手手指因坏死了而截肢了。这种后果,是我们都承受不了的。

2、会对别人产生伤害:

六六小时候有一阵会乱扔东西,我们告诉她这样砸到别人了会不好,可是她振振有词“不会”。于是有一次,六爸假装被她砸到了,偷偷把自己额头搓红了给她看,表示六六差点把爸爸眼睛砸到了,眼睛要是砸伤了就不能带她出去玩了。小妞知道错了,也心疼她爹,从那以后,基本不会乱扔东西了。

“不能伤害到别人”和第1条一样重要,因为没有任何人的安全可以拿来试验当经验教训。

3、孩子不觉得重要的问题:

比如孩子爱吃零食,垃圾食品,爱看动画片玩游戏,她们会在这些事情上找到很大乐趣。如果再放任自流,让孩子承担自然后果,那是没有教育意义的。孩子只会越来越兴奋,所以,该出手的时候还是得出手。

现在的家庭教育当中,家长都不敢让孩子犯错,怕一步走错以后就没有改正和回头的机会。可是成长其实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即使我们再想帮助,也无法代劳。

“经验”是我们每一个人成长的重要部分,我们直接告诉孩子人生经验的方式,弥补不了孩子自己走一次弯路而体验到的感受,这就是所谓的“体验式成长”。

“自然后果法”中的“自然”,就是让孩子顺应自然规律去成长。做得好当然会有奖励与好处,做得不好,也要做好承担后果的心理准备。这就是成长,在小困难上放手让孩子摔几跤,是为了避免在他长大后,在大选择面前走错路,同时能更顺利地应对复杂的生活,这才是“自然后果法”的真正要义与目的。

所以,在安全的范围里,尝试对孩子放手看看吧。试错并不可怕,只要能有收获与改变,就是值得。把心里的弦和手上的线松一松,也许你会惊喜发现孩子拥有翱翔更高更美的翅膀。

明知道孩子在犯错,你敢让他继续下去么 第3张

学龄前健康
学龄前营养
学龄前教育
学龄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