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教 > 学前教案 > 爸爸妈妈为何如此焦虑?

爸爸妈妈为何如此焦虑?

来源:文贝宝宝谷    阅读: 5.95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几乎所有的中国家长,都罹患了共同的病症:焦虑。几乎所有的焦虑,都围绕着一个核心:应试。而几乎所有的欲望,都指向一个目标:在应试中胜出。更高度一致的渴望就是:逃离。如此高度一致的期望值,代表着空前一致的主流价值观。

爸爸妈妈为何如此焦虑?

我们这一代人,以及此前的多少代国人,生活在一个不鼓励“爱与自我觉知”的文化里。这是一种对异类的宽容度极低,对偶尔的“迷途羔羊”必欲除之而后快的文化,是一种抵制健康积极合作、迷信不择手段竞争的文化,是一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主流价值观单一到极端的文化,是一种以亲情为捆绑、以集体为牢狱、扼杀个性的文化。

尽管经过了几十年的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文化与信仰的多元似乎已经大行其势。实际上并没有产生一个更健康、多元而开明的主流价值观与文化体系,取代已经僵死但仍然耀武扬威的那一个。打碎旧体系并不代表新体系的自然诞生,混乱无序的真空状态中,旧体系仍然在潜意识中占有决定性的控制地位,并表现为整个社会不约而同的驱同抉择。在任何社会中,这种“随大流”的无意识驱同,都会带来虚幻但不切实的安全感。时下体现在教育领域的羊群效应、不择手段的商业行为,都是这种意识与选择驱同的表向映射。

在这种文化里,每一个生命,生来的使命就是为光宗耀祖,为各种集体献身。我们从小到大作为个体的人所受到的嘉许与鼓励,从来不是源自独特的“个性”,而是为大集体和小集体所做出的贡献。

爸爸妈妈为何如此焦虑? 第2张

因此,我们从来没有觉得自己“可爱”,我们的成就感与自信基本上取决于外在的肯定,这就是“豪车”、“社会地位”、各种“博赞”之秀如此蔚然成势的文化与心理成因。我们的自信不是源自内在,而是源自外在,孩子就是我们这种外在工具的延伸,承担着为我们“博赞”或是实现目标的重任。这种自信之虚幻而不牢固,是再多的艳羡与“赞”也撑不起来的。因此我们就会焦虑,就会失眠,就会对孩子歇斯底里,变本加厉。

现在,我们的父母已经垂老或已故去,影响力似乎已然不在。表面上,我们已经能够完全把控自己的生活,包括所有的人生抉择。但静下心来,反躬自问,驱使我们做出这些抉择的,到底是清晰的自我认知,还是潜意识中被动传承下来的主流价值观?如果我们足够真诚,答案自然会凸出水面。

对这个问题,我们必须真实地拷问自己,因为我们具有社会属性,是无数合作与联结中的一环。我们自身的成长或抵制成长,影响着和我们利益相关的所有人。尤其是身为父母,天然的强势地位使我们在新生命中扮演着或“扼杀”或“扶持”的角色,我们无可推避,唯有面对,即使这会危及我们长期赖以生存的安全感,需要跨出“舒适区”、克服惰性、逆主流而动的巨大勇气。这是一生仅有一次(独生子)的天赐良机。如果对孩子的爱都不足以拖动我们的成长,还有任何其他力量能够做到这一点吗?如果孩子的到来使我们的人生更加失败,我们这一生即使物质再充裕,还谈得上成功与幸福吗?

我们现在这一代做父母的,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从来没有被鼓励过发展个性,认识自我。尤其是高等教育程度的所谓“中产阶级”,一路走来,学业工作一帆风顺,是这种文化中受益最大、对主流价值观认可程度最高的,无论如何自诩开明,都是对孩子期望值最高、压迫最切的。这个期望值,就是当初社会家庭于我们的整体期望值。大家可以扪心自问,事实是否如此。我们的焦虑,很多时候就是来自于孩子达不到这个期望值,“别人家孩子”达到的这个期望值。而我们的意识中,从来没有给过孩子别的机会,也从来没有正眼看过孩子自身的天赋与兴趣。我们的目光在那么多“别人家孩子”的身上。

爸爸妈妈为何如此焦虑? 第3张

因此,我们焦虑的根源,不是外在,而是内在,源自我们的内心,我们被动传承的价值观。从某种程度上,家长扮演的不是“受害者”的角色,而是“始作俑者”,至少也是“从犯”的角色。

如果我们能转变一下观念,变换焦虑的指向,把焦虑从孩子身上投射到自身,焦虑就会成为家长的成长契机。与孩子的冲突,就会成为精神成长的最大推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孩子真的是降落人间,拯救父母于水火的天使。

不可否认的是,目前的义务教育体制尽管积弊重重,但仍有少数孩子在应试教育中阶段性胜出。我这里所指的“胜出”是指最后如父母所愿,考上了211、985之类的高校,并非终生的“胜出”。因为这一类阶段性“胜出者”中终生胜出的比例也是非常小的。

这类阶段性胜出的孩子分两类。一类是天资极其适合学术性研习和应试教育的孩子,但此类孩子占整体的比例非常小,绝对不会超过10%。第二类比例稍高一些,应该在10—20%左右,就是天资一般,但潜力开发特别好的,因为生长环境自由、丰富,而又不缺少积极的爱与引导,所以“赢在了起跑线”上。在健康成长的路上,顺带手的就把应试轻松跨越了。第一类孩子尽管能够阶段性地“胜出”,但如果没有第二类孩子拥有的“赢在起跑线”上的素质教育环境,很快就会“伤仲永”,泯然于众人,甚至江河日下,走向反面,成为无法适应社会的“书呆子”或是“愤青”。恰恰是因为素质教育而赢在起跑线上的这一类孩子,拥有终生学习的能力,利他的品格,因此才有一生成功与幸福的资本。这第二类孩子,势将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成为精神意义与世俗意义上最成功的一批人。

爸爸妈妈为何如此焦虑? 第4张

如果家庭实施素质教育的时机与质量都抓得好,应试教育,尤其是小学与初中的应试教育,难度本来不大,应该是最低限度的要求。但因为家长对个体成长规律与潜力缺少常识性的认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完全违背生命个体的成长规律,使得应试教育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大山。不但耗尽了孩子的精力,牺牲了亲子关系与终身学习的能力,更使得整个家庭鸡飞狗跳,背上了沉重的心理与经济负担。

另外,包括现在的我在内,大多数家长对待亲子养育都有不同程度的强迫症,也就是把孩子一生“成功”的责任全揽在自己的身上。责任感有多强,压力就有多大。家长的压力会加倍地压在孩子的身上,目标直指学校、社会、传统、家长的共同目标——应试成绩。在如此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大环境下,家长的助纣为虐无疑是压垮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如果家长的观点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孩子的未来也就丝毫没有保障。

在中国传统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我们,对个体生命的成长潜力缺少常识性的认知。如果不亲身陪伴与见证儿女和学生的成长,我绝然不会有这样巨大的转变,那真的是“见证奇迹的时刻”。我们总是理所当然地认为,知识需要灌输,人才需要教育,忽视生命自我成长的潜力。的确,后天的成长环境很重要,但后天养育发挥积极作用的前提条件是,顺应和引导孩子的天性,最大程度地塑造有利于孩子认知能力与个人天赋发展的环境。

但更多家长给予孩子的是无原则的溺爱与把控,剥夺生命自我成长的机会。更要命的是,在包办代替、无微不至的背后,无不隐藏着一个或一双丧失自我的家长。更要命的是,这种付出不是无条件的,是以“伟大”的自我牺牲换来的变态索取,不切实际的期望值。

事实上,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为其他生命承担一生的责任,即便是夫妻,即使是亲子。外力永远通过内力起作用,强扭的瓜绝不会是甜的。每一个新生命都自带成长密码,通过我们而来,但与我们完全不同。父母对待亲子的责任,除了生活中的照顾以外,更多的应该定位在扶持、帮助与鼓励上,而不是绝对的掌控,比如提供资源、创造环境、讨论引导等方面。掌控只能创造宠物,训练只会产生服从,但代价就是生命个体的成长意愿与能力。

还有一点家庭教育需要普及的常识,就是时代的飞速变化,以及由此而来的人才需求的不确定性。最近半个世纪甚至是30年间的剧变,不论是在科技、交流、教育、经济、文化领域,都超过此前整个人类历史变化的总和。而且这种变化还在加速,带来的影响日益广泛而深刻。过去能够保障我们衣食无忧的那条路径、知识体系与价值观已经走进了死胡同,连我们这一代的一生都无法保障了。这是为未来而学,为未知而教的时代,更是一个终生学习,学习能力与意愿远远高于实际技能的时代,是一个创造力与适应能力致胜的时代。

在这样的时代,家长除了用自身的成长与进步带动孩子,再被超越自己的孩子所带动以外,没有别的选择。越是这样看似迷局的时代,智慧的家长和孩子越容易胜出。因为先知先觉的人永远是极少数,固守成规的人永远是大多数。这就表明整体竞争力还是非常低的,起码在当前的应试教育体制下明显如此。家庭素质教育在质量和时机上超前大多数人一步,孩子就能很轻松地在应试教育中胜出。被动地跟着主流的指挥棒走,就永远无法解套,结局往往会很悲惨。

因此,在知识的传达上,家长与其象计算机一样“学富五车”,不如和孩子一起从头来过。好奇做帆,热爱做桨,在生活的漫漫长路上披荆斩棘,把孩子和自己都练成专业的向导。

在品格的传承上,与其谆谆说教,不如以身作则。做好自己,就是最好的示范和榜样。

在独立思维与生活能力的培养上,与其包办,不如放手。在安全许可和孩子认知程度能够接受的范围内,尽量给孩子锻炼自己的机会,即使孩子总是在犯错,总是在“帮倒忙”。想想当初我们为了独立生活的能力付出的代价,你会对眼前的孩子多一些宽容与理解,更多一点耐性。

在爱好的培养上,少一些急功近利的越俎代庖,多一些耐心的观察与陪伴,看到孩子真正的热爱。为孩子提供资源与机会,鼓励与分享…..

更重要的是,从孩子出生起,就和孩子一起阅读吧。不只是读书,更要根据孩子的兴趣和认知程度,多“读”好电影、好纪录片、音频故事,“读”生活,增加阅历,并提高对阅历的诠释。让孩子明白是非,丰富情感,扩展视野,发展思维,痴迷于文字的魅力。这才是素质教育的根基,更是各学科学习能力的基础。

爸爸妈妈为何如此焦虑? 第5张

很多焦虑的家长,尤其是焦虑的妈妈,表面源头是孩子,实际源头是自己。即使没有孩子,妈妈也照样很焦虑,总有千百样值得焦虑的事情,永远达不到平和的境界。平和是一种平衡与和谐的精神与生活状态。只要达到这种状态,人就会辐射出影响他人的正向力量。平和是一种较高层次且相对稳定的自我认同感以及由此带来的自信,更是一种完全随俗不从众,不依赖于“抱团取暖”的价值观。这样的家长,面对生活中的任何新生关系,如亲子关系,都有学习与成长能力,都有独立的判断与行为能力。

平和不会与生俱来,从天而降,一定有一个后天修为的过程。真正平和而坚定的心灵,如果不是在无意识中被家庭环境赋予和塑造的,一定是源于后天有意识的危机意识与自我反省。在每一个生命的关口,都能够在痛苦的反省之后,做出对抗惰性与虚荣,扬弃旧我的积极努力,一次次的蜕变才会成就一个“平和”的新人。令人欣慰的是,每次蜕变有多痛苦,收获就有多大。而为人父母,就是这样一次最好的实现蜕变的机会。尤其是对于中国的父母,如果能够实现这样的蜕变,成就的就是孩子,就是整个家庭。换而言之,孩子想不成功不幸福都很难。

不论为孩子付出多少,前提条件就是要用感恩的心取代不应有的牺牲情结。孩子是天赐予我们的成长阶梯,我们因为爱而对孩子的付出,表面为孩子,实则为自己。姑且不论孩子未来的幸福带给我们多少慰籍,多少人生质量的提升,我们借助新生命实现的成长才是最重要的。人到中年,人生阅历、理解力、记忆力、学习能力正值鼎盛,是成长的最好时机。所谓中年危机,往往是一次蝉螁的过程,是信仰体系更新的过程。借助对孩子的爱,我们可以摆脱徘徊不前,重新上路,此前所有的人生积累在托举新生命的过程中,也成为托举我们上升的强大根基。我们作为家长所需要做的,就是敞开心灵,重新审视生命的成长潜力与巨大意义,和孩子一起成长。

教育资讯
故事绘本
胎教知识
行为心理
智力发展
学前教案
幼儿园教育
亲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