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教 > 学前教案 > 如何培养自信的孩子

如何培养自信的孩子

来源:文贝宝宝谷    阅读: 3.06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自信和自卑的孩子,给人的第一印象很明显的不一样。父母有责任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自信的孩子,这与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关系。我们一起看看如何把孩子培养得更自信。

如何培养自信的孩子

培养自信的孩子,是每一位家长都应该履行的责任,因为自信心对每个孩子来说都至关重要。自信心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无论在智力上还是体力上,或是处世能力上,都有着基石性的支持作用。一个缺乏自信心的人,便缺乏在各种能力发展上的主动积极性,而主动积极性对刺激人的各项感官与功能及其综合能力的发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信心就象人的能力催化剂,将人的一切潜能都调动起来,将各部分的功能推动到最佳状态。而高水平的发挥在不断反复的基础上,巩固成为人的本性的一部分,将人的功能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准。一个人的成长路线如果是沿着这样的方式行进,可以想像其积累效果是十分可观的。

中国的家庭教育有更深的家长式教育传统,家长对孩子的基本教育方针是保护、灌输、训导。具体表现在对孩子的冷暖饥饱,人身安全方面的过度保护倾向。一个很有代表的例子是:在美国,很多孩子喜欢玩滑板,在街道两旁,广场的水泥路面上,常常有美国孩子冲来撞去,在几尺来高的台阶上跃上跃下,让人为他们的安全捏了一把汗。在这些玩滑板的孩子中,中国血统的孩子很少,为什么呢?玩滑板需要技巧,而中国人玩有技巧性的游戏向来是不在话下的,但玩滑板需要胆量,因为它具有一定的危险。同样在美国长大,为什么中国血统的孩子玩这些冒险的游戏很少呢?追本溯源,原因在中国家庭的传统意识上。许多中国家长认为这种游戏太危险,很容易摔断四肢,因而不鼓励孩子们玩。虽然这种游戏对孩子的胆量是一种挑战与训练,但中国家长还是认为冒这种风险去让孩子获取胆量不值得,保险系数低。家长们的这种看法对孩子们有很大影响,使他们本来就有的、对这种运动的畏缩情绪更受到强化,因而有理由后退。这种以身体的过度保护而带来的性格上的缺陷,其实比一些不严重的外伤更具有损伤性。而且这种性格上的伤害将是终身的。外伤会很快痊愈,性格软弱却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我们不是鼓励孩子随意冒险,但应鼓励孩子有一定的冒险精神,有克服胆怯的勇气,有与别人一比高低的信心。

在知识的培养上我们的家长普遍对孩子灌输太多。灌输作为一种教育方式是有很大局限性的,不仅在对知识传输的有效性上,更主要的是对孩子的自信心有很大束缚作用,中国的家长常常持有这样一种态度:“你还小,懂什么东西呢?让我来教你,你照我说的去做。”这种态度的根据在于我们对孩子的知识、智力水平的错误评价。我们常常低估孩子自我观察与学习的能力,因而经常为孩子的出人意料的聪明举动感到惊讶。但在我们的家长赞叹自己的孩子聪明的同时,仍不能打破成见,以客观的眼光去发现孩子的智慧,而是沉醉于自己的导师地位,凡是在自己以为有一些知识的领域,对孩子的观点大加鞭鞑,横加修改,一定要纳入自己的思维模式才解释为正确,哪里知道我们的孩子聪明得很,尤其由于没有为既定的理论与观点“点拨”过,思路开阔,常对事物有惊人的理解与洞察力,有时显示出比我们成人高明得多的见解。只可惜我们的家长并无心去思考孩子的意见,不准备接受孩子的认识有比我们高超之处这一事实,在迫使孩子们接受我们的观点的同时,大大地打击了他们主动探索世界奥秘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总的来讲我们不喜欢有太多的问题,因为我们也不知道答案。我们喜欢做的是买一本大全,照书上读,照书上做,一书定音,懒得费脑子去和孩子一步步地探索而找出问题的答案。大多数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宁可费许多周折送孩子上这个班那个学,以便开发智力,但在日常生活中却毫不在意地驳回他们的问题,而不是坦然地承认自己不知答案,或表示要共同探讨或提供其它寻找答案的途径。

我们希望自己的后代是有头脑的、会独立思考的人才,但没有自信心的支持,很难培养出独立、有开拓精神的人才。

教育资讯
故事绘本
胎教知识
行为心理
智力发展
学前教案
幼儿园教育
亲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