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宝宝护理 > 母婴资讯 > 宝宝3岁前就要锻炼社交能力?确实是这样的

宝宝3岁前就要锻炼社交能力?确实是这样的

来源:文贝宝宝谷    阅读: 3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看到标题估计很多“老母亲”们一脸懵逼:什么?话都说不利索的小娃娃,居然也要像大人一样开始外出social了?

宝宝3岁前就要锻炼社交能力?确实是这样的

看到标题估计很多“老母亲”们一脸懵逼:什么?话都说不利索的小娃娃,居然也要像大人一样开始外出social了?

其实,一些西方儿童心理学家发现,3岁甚至1岁前,宝宝的“社会化”都对其一生的社交能力产生很重要的影响。很多成年人的“社交障碍”有一部分也是因为童年甚至更早期的时候,不擅和周遭环境及人事共处而造成的。

其实,从宝宝一出生,就已经成为了“社会人”。吃喝拉撒睡,都注定和身边人和事物产生互动关系。这很大一部分,会因为妈妈和宝宝之间的亲子关系,而对对以后宝宝的社交能力产生足够的影响。

妈妈和宝宝的关系

决定了未来ta和别人的关系

出生后几个月的宝宝,就开始对人有“反应”了。TA能敏锐地感觉到身边有模糊的人影,一哭就有人抱,一饿就能吃奶,身体扭啊扭就能被发现尿尿了或者便便了。能感觉到是妈妈还是其他人抱自己,经常喂奶给自己吃的是谁……这其实就是宝宝最初的社会化需求。而这时,妈妈是宝宝最早的互动对象。

如果妈妈能够及时满足宝宝的各种需求,TA就会信任全世界、信任所有人:毕竟知道自己只要“一呼”,就能“百应”。

反之,如果宝宝在小月龄时得不到密切的关注,那么TA久而久之会对周围一切包括自己,都持怀疑态度。

满月后尽量坚持每天带宝宝外出

满月后,妈妈的身体恢复了很多,宝宝的身体也结实了一些,确保每天能带宝宝外出走走看看很重要。一方面多晒太阳,另一方面也能让宝宝的感官感受到周遭的环境变化,接触和家里不一样的环境和人,有个“心理铺垫”,或许将来会更少出现社交问题。

贝贝粒温馨提示:

不一定每天都必须外出,可以根据当天天气情况来决定。小区花园、超市、公园,也是不错的选择,或者妈妈想逛商城,也可以带上宝宝一起去。

各个阶段怎么锻炼宝宝社交能力?

每个阶段的宝宝都有不同的感官和认知的发育特点,家长们可以根据这样的特点,选择性地对宝宝进行“社交”培训。

1-3个月

简单锻炼听力和语言能力

听到你的声音时会笑

开始牙牙学语

开始模仿一些声

听到声音会将头转向声音的来源

这个月龄的宝宝,妈妈在家里多陪伴,多和TA讲话就可以了。比如唱唱歌、聊聊天,宝宝只要听到妈妈在房间走动,也能获得安全感。

6-12个月:

让认生的宝宝对周围一切有好感

6个多月的宝宝开始翻身,甚至开始练习爬行了,这个时候可以增加宝宝对外界的接触。比如多和家庭不同成员见面,多待宝宝外出,和邻居打招呼。

但有的宝宝可能只能接受最常出现在自己面前的家人,对其他仅仅一面之缘的陌生人会有抵触情绪而哭闹,也就是我们称为“认生”。这也是正常的,只要多带宝宝接触不同人和事,会渐渐好转,但也不能勉强宝宝。

用哭闹来反抗,这和家长平时的养育相关,比如整日都由一个照料者带宝宝,或很少带宝宝外出接触更多的人。这个阶段宝宝在努力确认自己是安全的、周围是友好、可信任的。妈妈就是要让宝宝对周围一切“有好感”。

12-18个月

开始探索外界新世界

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刚熟悉走路,可能会歪歪扭扭走着想“到处看世界”,宝爸宝妈们可以多待宝宝外出逛街、郊游,或者和小区里邻居、朋友家差不多同龄的孩子多接触,开始渐渐习惯“家里”和“户外”都有不同的人和事的环境。

18-24个月

开始试着和社会“交际”

这个阶段的宝宝可能大多数妈妈会带着参与很多亲子班,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心智也是似懂非懂,有时候很懂事乖巧,有时候却可能和其他小宝宝抢玩具。这个阶段也开始对“自我”有一点意识,有时候会下意识地护着自己看上的东西,也可能会用“拍人”去和其他孩子打招呼。

这些都是最最正常的表现,妈妈们可以适当引导,不用对这类行为过于焦虑,更不能因为宝宝不明白“什么是自己的,什么不是自己的”而去训斥TA。可以引导宝宝和大家分享自己的玩具或者零食,试着和其他小伙伴友好相处。

24-36个月

开始会和周围环境“耍态度”

这个阶段的宝宝还没上幼儿园,但是已经和社会有了1年多的接触,大部分的孩子其实已经通过家长的教育和引导,对自己的物品归属感也有了充分的认知。很多宝宝可能处于不愿意分享自己的食物、玩具的状况,这个也并没有错,不要强迫宝宝分享自己不愿意分享的事物,可以引导孩子,既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利益,也能在这个基础上分享自己的玩具或者零食给自己认可的小伙伴们。

36个月后

幼儿园才是迷你“社会”

别以为幼儿园只是提供给小孩子们蹦蹦跳跳吃饭睡觉的场所,其实,幼儿园也是一个小小的社会。幼儿园是宝宝走出被家长围绕着的家庭后的第一个社会小群体,遇到的孩子大部分也和自己处于同样的条件,“互不相让”是很可能存在的状况。所以如何友好共处,共同分享玩具,正是这个阶段孩子们需要自己去琢磨的事情。

3岁多的孩子已经不会像2岁时那么“自私”了,对父母家长的依赖也相对减少,TA的自我意识也在逐渐完善,安全感也渐渐增强。有的孩子会很愿意主动与其他孩子一起玩耍,也更愿意和别人交朋友,这也是3岁左右孩子该学习起来的“交流技能”。

很多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太内向容易被欺负,或者过于活泼万一引起打闹怎么办,其实这些都是不用担心的事情,孩子们必须学会用自己的头脑思考怎么和自己的同龄人友好相处,这就是幼儿园这个小团体让孩子们上的“人生第一课”。

除了带宝宝去户外,在家中跟宝宝做互动的小游戏也对宝宝的“社交能力”发展有很大的帮助。比如下面这个最简单的“过家家”小游戏就能培养宝宝的责任感和家庭观念,为宝宝日后与他人友好相处打下好的基础:

宝宝呵护
生活护理
急救措施
体检免疫
母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