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宝宝护理 > 母婴资讯 > “最刚产妇”:被婆家拒绝打无痛,生娃后满腔怒火冲出产房打老公

“最刚产妇”:被婆家拒绝打无痛,生娃后满腔怒火冲出产房打老公

来源:文贝宝宝谷    阅读: 1.32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记得之前有一个夫妻档的综艺节目《为她而战》,节目组找来了一台分娩镇痛模拟机,让王岳伦和陆毅体验了一把生孩子的镇痛。原来,这位产妇在生产之前就早已了解了分娩的痛苦,为了减轻疼痛,在进产房之前,就和老公商量好了,…

原标题:“最刚产妇”:被婆家拒绝打无痛,生娃后满腔怒火冲出产房打老公

分娩之痛,恐怕只要是生过孩子的母亲,都会永生难忘吧。

有人说,这种痛就像是同时断了十二根肋骨,也有人说像是被人用大锤抡小腹,而且是持续抡,因为这种痛可以持续8-24个小时......

但遗憾的是,作为孩子的爸爸,宝爸们却不能切身体会这种痛,因而常有不少宝爸会不以为意,甚至不负责任地说:“不就是生个孩子吗,至于这么矫情?”

记得之前有一个夫妻档的综艺节目《为她而战》,节目组找来了一台分娩镇痛模拟机,让王岳伦和陆毅体验了一把生孩子的镇痛。

结果不到10分钟,王岳伦就已是不停冒冷汗,五官都挤到了一起,甚至疼出了眼泪。而体验了十级痛感的陆毅更是直呼:“大夫,快给我剖吧!”

“最刚产妇”:被婆家拒绝打无痛,生娃后满腔怒火冲出产房打老公

其实医学上将痛的程度分为了十二个等级,而最高级的,就是产妇分娩时的疼痛。

为了减轻产妇的这种痛苦,无痛分娩应运而生,一针无痛针下去,立马起到镇痛的作用。这本身件对产妇来说极好的事情,但现实却是,大部分时候,产妇想打无痛针却做不了自己的主!

前不久在网上就有一段小视频,引起了无数网友们的关注和热议:一位产妇刚生产完从产房出来,没有选择卧床静养,而是飞奔下床,拿起拖鞋就要暴打丈夫。

“最刚产妇”:被婆家拒绝打无痛,生娃后满腔怒火冲出产房打老公 第2张

是什么事情能让一位刚生完孩子,身体虚弱的宝妈做出如此过激的行为?

原来,这位产妇在生产之前就早已了解了分娩的痛苦,为了减轻疼痛,在进产房之前,就和老公商量好了,等自己的各种生产指征都符合的时候,就让老公果断签字打无痛针,减轻痛苦。

但谁能想到,当产妇躺在产房里准备上无痛的时候,婆家却突然不同意了。

因为婆婆认为打无痛针对将来的宝宝不好,便找各种理由拒绝,并且还说服了儿子。产妇的丈夫最终拒绝签字,导致躺在产房里的产妇无法使用无痛针。最终只能强忍剧痛,拼尽全力生下了宝宝,但也攒下了一腔的怒火,出了产房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到丈夫揍他一顿。

从视频中可以看到,穿着病号服的产妇一脸怒气冲冲地走出病房就要打人的架势,一旁的三名护士齐上阵都拦不住,最后这位产妇更是直接脱下鞋子,向老公丢去。

“最刚产妇”:被婆家拒绝打无痛,生娃后满腔怒火冲出产房打老公 第3张

不少网友们看完这段视频之后都是纷纷留言评论道:“第一次见到生完孩子就能下床打人的产妇。”“这是被气到什么程度才会刚生完孩子就出来和老公算帐。”

其实,无痛分娩技术的研究应用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在美国的使用率更是高达80%以上,但引进中国后的使用率却不到10%。可以说,在中国,无痛分娩一直都在被误解。

李银河曾说过:产妇分娩是否痛苦,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为产妇减轻痛苦,是对生命个体的尊重,也反映了一种生育文明。

那么,无痛分娩到底是什么?

“无痛分娩”在医学上又称之为“分娩镇痛”,是指用某些方法使分娩时的疼痛减轻甚至消失。

包括非药物镇痛法(如拉玛泽呼吸、精神安慰、水中分娩)和药物阵痛法,目前应用较广泛、效果理想的是椎管内镇痛。

不过并不是说无痛分娩就一点都不疼,只是疼痛较为轻微,绝大多数产妇都能耐受。

“最刚产妇”:被婆家拒绝打无痛,生娃后满腔怒火冲出产房打老公 第4张

无痛分娩会影响到宝宝吗?

安全,是无痛分娩最大的优势。由于麻醉师所用的药物浓度极低,仅相当于剖腹产手术的1/5~1/10。既可以达到减轻或避免分娩疼痛的效果,又不会影响到子宫的规律收缩,对胎儿几乎不会造成什么影响。

反倒是正常分娩的情况下,有些产妇可能会由于达到了人体的极度疼痛值而释放的儿茶酚胺,这是一种不利于产妇和胎儿健康的物质。

所有的产妇都可以选择无痛分娩吗?

虽说无痛分娩的适应人群非常广泛,大多数产妇都可以选择采用无痛分娩,但并不是说人人都适合无痛分娩。

“最刚产妇”:被婆家拒绝打无痛,生娃后满腔怒火冲出产房打老公 第5张

通常来讲,想要无痛分娩,还得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经医生评估,无阴道分娩禁忌症、椎管内麻醉禁忌症;

各项检查通过,颅内压、凝血功能等正常;

无镇痛、镇静药物过敏或成瘾史;

而且,无痛分娩也是有禁忌症的,比如产妇有发高烧、妊娠期心脏病等,就不推荐采用无痛分娩。

因此,如果准妈妈们计划选择无痛分娩,一定要先咨询下相关医生,在医生的指导和评估下进行。

宝宝呵护
生活护理
急救措施
体检免疫
母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