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3-6岁 > 学龄前教育 > 解析孩子的“野蛮行径”

解析孩子的“野蛮行径”

来源:文贝宝宝谷    阅读: 2.1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1、取乐性攻击行为

解析孩子的“野蛮行径”

以身体、言语或工具直接或间接地向其他人实施攻击,以取得心理快乐,精神愉悦。

2、报复性攻击行为

有的孩子受了别人的气,采取“以牙还牙”的方式,从而使得攻击行为更加严重。

3、习惯性攻击行为

频繁的攻击性行为形成了习惯,在情绪低落或者亢奋时都有可能发生,而且形式多样,或说粗话骂人,或随手乱摸等。

4、迁怒性攻击行为

当孩子受到批评时,感到心中愤愤不平,但他们知道这种情绪不能向老师和父母发泄,而只能把怒气发泄到其他小朋友身上。

5、模仿性攻击行为

在流行的电视、电影、游戏中,模仿其中的暴力行为。

6、妒忌性攻击行为

因为妒忌其他小朋友而产生的一种攻击行为,方式以语言为主。

学龄前健康
学龄前营养
学龄前教育
学龄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