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3-6岁 > 学龄前教育 > 数苹果的故事和语言游戏

数苹果的故事和语言游戏

来源:文贝宝宝谷    阅读: 2.55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这是一本关于苹果的图画书,不过书里的苹果不是拿来吃的,而是拿来和孩子一起做游戏的。做什么游戏呢?先听听故事吧……

原来这是一本构思十分新奇的图画书,它用图画、图标和文字共同构建了一个民间传说式的故事,图形符号穿插在文字当中,还原文字原始、古朴的符号意义,把它变成一个幼儿可以完全读懂的故事,并且玩味作为语言的文字和图画,乐在其中。

在树林的中央有一块草地,在草地的中央有一座小木屋,小木屋的后面有一棵苹果树,有一匹小马就住在这里。每年秋天,当树叶纷纷扬扬地从树上掉落的时候,苹果也落到了草里,我们的小马就放开肚皮吃苹果,直到肚子滚瓜溜圆,活像一个吹胀了的气球。

数苹果的故事和语言游戏

可是,一个秋天的早晨,所有的苹果都不见了,小马怎么也找不到。伤心的小马决心一定要找到它们。狐狸告诉它,一大早好像有什么从头顶上飞过,也许是那些东西干的。小马谢过狐狸,一路跑出了树林。

在路上,它遇到了小熊,小熊愿意帮助它,于是骑着小马一起去寻找。它们经过村庄和教堂,遇见了1个烟囱工、2头牛、3条狗、4头猪、5个小朋友和6只母鸡,然后到了海边。1个白胡子老船长同意它们乘船,小马答应回来要送给船长和10个水手每人一个苹果。渡过大海,它们又遇到了大象和鹦鹉,终于在它们的帮助下,找到了偷苹果的15只乌鸦。

小马小熊收拾苹果启程回家,一路上又遇到了老朋友们,小马履行了诺言。回到家乡苹果树下时,还剩下2个苹果,正好一人一个。小马邀请小熊,明年的秋天再来吃苹果。

这是个非常简单的故事,来自德国图画书《小马小熊和苹果树》。它是德国着名女作家兼画家西格丽德·霍克自写自画的作品,初版于1977年,至今经久不衰,它在德国评论界也被公认为西格丽德最出色的一部作品。可是,仅从故事本身似乎看不出有何特别之处,不是吗?

有一位德国祖母级的妈妈道出了其中的秘密。这位妈妈是1980年读给自己的一对3岁双胞胎听的,他们当时疯狂地迷上了它,最令妈妈惊讶的是,这对兄弟很快就不需要妈妈读这本书了,他们指着苹果图标说“苹果”,后面有一棵树就说“苹果树”,指着小马说“小马”,指着小熊说“小熊”,如此这般,不知不觉就读完了,反反复复,乐此不疲。所以,现在她的孙子2岁了,她还要再读给孙子听。

原来这是一本构思十分新奇的图画书,它用图画、图标和文字共同构建了一个民间传说式的故事,图形符号穿插在文字当中,还原文字原始、古朴的符号意义,把它变成一个幼儿可以完全读懂的故事,并且玩味作为语言的文字和图画,乐在其中。

于是,这个故事读到后来又变成了一个“数苹果”的故事!

这种“图夹文”的形式在图画书中很特别,虽然近年来也时常能见到一些类似的书,但极少有如“小马小熊”这般优秀的作品,它们要么过分偏重于把书变成了单纯学习语言的工具,要么忽视了文字与图画结合的内在合理性。在优秀图画书中,“小马小熊”是一个比较极端的范例,它不但非常好玩,同时也是一个相当严谨的语言游戏。

大人要做这个游戏,最简单的办法是拉着孩子一起来读,理想的读法大概是:大人指划着文字读下去,遇到图画时停顿下来,等孩子把图形符号还原成另一半文字。复杂一点儿,我们可以准备一些动物布偶玩具,再找一些真正的苹果来,通过表演的方式拉孩子一起参与。无论怎样的形式,其目的都是尽可能让孩子参与阅读,并且不断表达自我。

小马小熊的故事,还有其他相当优秀的图画书(不一定是图夹文的形式),给我们带来的惊喜是它们能在愉悦优雅的故事中,引导孩子们不知不觉地学习。其中最为明显的功能是语言的学习。比如3岁左右的孩子,通常处于一个亢奋的口语模仿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表现出超强的语言学习能力。如果此时我们能辅以简单而优秀的书面语言加以引导,常常可获得双倍的回报。当那些优美的语句经过孩子的参与而完成时,这本身就足以令他们自豪的了!

更何况,那些优雅的故事同时给他们带来了情感的抚慰和诗意的熏陶,令我们这些尚未彻底遗忘童年的大人也怦然心动!如果不是这样,小马小熊这样的图画书,也不会成为代代相传的经典的。

【阅读Q&A】

问:4岁半的孩子能分辨出科普与神话的区别吗?比如刚看过关于地球构造的科普书,又给她讲了《盘古开天》的故事,孩子会产生理解上的混淆吗?

答:爱因斯坦大概可以算是20世纪最具有想象力的科学家吧,所以常有人问他:怎样才能提高我们的想象力?他有一次是这样回答的:那就多读古代神话吧。

显然以这位物理学家的宇宙观看来,古代神话里的故事肯定是编造的,但他为什么要鼓励人们去读呢?难道不怕人们被神话里的虚构搞糊涂了吗?他当然知道,人们是不会糊涂的。他本人没有糊涂,就算是我们自己、我们身边的人,又有谁被这种神话搞糊涂过呢。恰好相反,这些流传久远的神话中包含着某种最原始的想象力,它本身就具有无穷的魅力,让许多科学家、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大师、宗教学者、社会学者不断去钻研,试图从中寻找到更多了解宇宙、了解人类的线索。

不必担心孩子,他们天生就是哲学家。


学龄前健康
学龄前营养
学龄前教育
学龄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