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3-6岁 > 学龄前教育 > 比智力更重要的是气度

比智力更重要的是气度

来源:文贝宝宝谷    阅读: 9.81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一窝蜂似的宝宝智力开发,形形色色的幼儿启蒙训练,吸引了家长的目光,掏光了家长的口袋。但是,它们真的重要吗?这样做真的值得吗?

我们的社会似乎已经进入了一个神童时代:大小传媒上神童的数量越来越多、年龄越来越小,智力启蒙、智力商数也成了家长们最热衷的话题。

比智力更重要的是气度

智力真的那么重要吗?哈佛、牛津、北大、清华的同校、同级、同班学生,照说智力水平都差不多吧?可为什么毕业后不久差距就开始拉大、最终甚至有若天壤呢?

这说明一个问题:对一个人成长起作用的因素很多,智力仅仅是一个方面,仅仅用智力来衡量是不科学的。比智力还重要的是一个人的意志力,比意志力还重要的是一个人的品德,而比这些都重要的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期许,也就是一个人的抱负、胸襟、眼光和气概!

讲起来好像很大很远,培养、萌生却在幼年。儿童心理学认为,儿童3-7岁是“生与死”的阶段,不懂得生死,即使被告知所有人都会死,仍坚信自己是一个长生不老的特例;7-14岁是“灵与肉”的阶段,因为已经知道自己会死,小小的人生出现了第一次大危机,为了拯救、反抗这种生死危机,孩子必须回答自己一个问题:自己将为什么而活着,将以什么样的形象出现在这个世界上,将成为第几流的人物。灵与肉开始搏斗,气概由此产生。气概越大,灵对肉的支配力量就越大,成就与贡献也就越大。

不就是理想嘛!我们平时早就在教导孩子树立远大理想了!有的家长会这样说。

其实不然。气概并不同于理想。理想多指具体的职业,小孩子并没有具体的职业意识,但是他却可以并且需要具有明确的流品意识。也就是说对自己将来是否成为“××家”并不清楚,但却在潜意识中已经将自己的将来定位在是“一流的”还是“末流的”,是“杰出的”还是“平庸的”。如果他的气概是“杰出的”,那么实现理想只需在这“杰出的”后面填空,填上“科学家”、“作家”、“艺术家”之类的职业名称就是了。

理想,是在气概之上孵化出来的,只有在气概的支撑下,理想才不会掉下来。所以对家长来说,最重要最关键的不是最后孩子理想实现的显影阶段,而是在幼年、少年气概形成时的感光阶段,这个感光阶段将直接决定他人生的规模。

那么气概该如何培养呢?

靠说教是不能培养气概的,要靠精神上的化育,就是说孩子的直接监护人(一般来说是父母),必须心灵充实,志向高远。一个萎萎缩缩的实用主义父母是不可能培养出心雄万丈的成功子女的,在提高孩子的同时首先要提高自己。孩子站在你的肩膀之上,你能有多高,孩子就能有多高;你能看多远,孩子就能看多远;你要想孩子相信成功,最简单的做法就是让自己先成功;你要想孩子拥有大气概,自己先不能目光短浅,甘居人下。

除了父母的示范标榜,听伟人故事、读伟人传记也是一种好办法。农民领袖陈胜,小时候穷得要在田间给人佣耕,却一样说出“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面对秦始皇气势显赫的皇家车队,少年项羽想到的不是怎么逃避躲闪,而是“彼可取而代也”……从小从这样一些人杰身上吸取浩然之气,孩子慢慢地自然就能树雄心,立大志,具全球胸怀,做世界公民。

最后,让孩子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也很重要。这一方面可以提高写作水平,更重要的是能够同更高的自我对话,从而对自己提出更高更严的要求,自己教育自己,自己鞭策自己,从而达到新的境界,气概壮如山河。

学龄前健康
学龄前营养
学龄前教育
学龄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