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1-3岁 > 幼儿教育 > 3 15岁孩子情绪的小秘密

3 15岁孩子情绪的小秘密

来源:文贝宝宝谷    阅读: 2.1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经常有妈妈会列举孩子的种种问题:一点小事就发脾气,家长一说就哭、上课走神、拖拉磨蹭……,然后咨询我到底该如何应对。

这时候我就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妈妈们在说孩子各种问题时,很少说到孩子的感受,他们很少说“我觉得他应该是因为心情不好,或者没人陪不开心”这样的话,说白了就是很少能站在孩子的角度替他感受一下情绪。

要知道:孩子骂人,可能是为了表达愤怒;孩子打人,可能是受到了言语刺激;孩子上课走神可能是在想心事;孩子乱动别人,可能是为了引起大家注意;孩子小动作多,可能是注意力无法集中;孩子拿了别人的橡皮,可能只是觉得那个橡皮与众不同;孩子上课递纸条,可能只是想约着同学一起玩,来不及等到下课......

孩子的确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行为问题,有着各种各样的困惑,这都源于他们有自己的情绪。

著名的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曾说过:“家庭生活是我们学习情绪的第一个学校。”

在这个情绪学校里,不但家长对孩子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会影响孩子,父母还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来告诉孩子,他们是如何处理情绪的,这也决定了孩子的情绪处理能力。

所以,我们面对孩子的一些情绪如何处理,将直接影响到孩子自己的情绪和行为。那到底该如何做呢?

3-15岁孩子情绪的小秘密

首先,我们要拥抱孩子的每一种情绪

现实生活中,当孩子有情绪时,父母总是不想让他们释放出来。当然,这与我们的民族性格有关,相对内敛。但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很多人下意识认为,情绪是不好的。

但其实,情绪是一个中性词,没有好坏之分。负面情绪和正面情绪同样重要,只有体验过悲伤的人,才知道快乐的可贵。 因为体验丰富的情绪,生命才更加鲜活。

关于这一点,电影《头脑特工队》诠释得非常完美。

电影用五个情绪小人来比喻一个人的基本情绪:喜悦Joy、悲伤Sadness、愤怒Anger、恐惧Fear和厌恶Disgust。

在每个人的大脑中,都会有某一个情绪作为主导者,每种情绪都有自己重要的作用,不同情绪的共同作用,组合成一个完整的人格,所以,面对负面情绪,我们不应该唯恐避之而不及,而是要了解他们:

因为恐惧,你可以躲避危险;

因为厌恶,可以让你远离中毒;

因为愤怒,让你对公正有高度敏感;

因为悲伤,会帮你获得来自他人的支持。

孩子天然地知道对情绪做出反应,他们的哭闹背后,也许是害怕、无助、难过、愤怒,他们的笑容背后,也许是喜悦、满足、安心,重要的是,他们的每一种情绪,都需要被看见和尊重,而不是:

不准再哭了,像什么样子。

还有心情笑,作业做完了吗?

这些看似负面的情绪,只要合理表达,都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我们要允许孩子去表达自己的情绪

所谓“允许”,这代表着自己被父母接纳、看见,被无条件地爱着, 是培养孩子内在安全感的重要方式。

当他觉得在父母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是安全的,就会表达自己的各种情绪。孩子对自己情绪的认识和掌控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每一次的情绪体验都是他们成长的机会。

拿哭闹来说,它是孩子表达情感的最常用的一种方式,也是孩子愈合感情创伤的必要过程。

当孩子哭够了,自然会平静下来。如果父母强行制止孩子的哭泣,他的负面情绪没有发泄出来,创伤也就没有机会愈合。

有时候,大人给孩子哭闹的自由,是为了给他们留下自我思考的空间和机会,让他们慢慢明白:哭闹不能解决这些问题,更重要的是哭闹之后的行动。

这就是孩子逐渐成长的过程。所以,当孩子出现负面情绪的时候,不要轻易给孩子贴上标签,而是主动接纳、允许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

第三,要引导孩子去表达情绪

允许孩子表达负面情绪,不是说父母可以放任孩子肆意发泄情绪,做出破坏性的行为。而是说,父母要体察孩子的情绪,给予他们更多支持,引导他们说出感受,让他们更舒适地成长。

很多孩子不是天生爱闹,而是不太擅长表达。作为父母,首先要教孩子认识自己各种不同的情绪,面对喜悦、兴奋,面对忧虑、担心、害怕,如何表达和反应,会让自己的身体更舒服,内心更自在。

如果孩子还是不会表达,不如先认同他们的情绪。比如,孩子特别不想练琴,有情绪但不表达,一个人闷闷不乐。一句“妈妈知道你现在对练琴这件事特别不耐烦”,就能让孩子舒服很多。

当孩子觉得自己的感受被认同,情绪就会慢慢平复下来,然后再引导他更细致地表达感受。有时候,表达情绪不止可以靠说,还可以是写字、画画、唱歌、运动。

妈妈们,当孩子有情绪时,千万别着急,首先拥抱孩子的情绪,其次要允许他表达,最后还要引导他,您记住了吗?

幼儿健康
幼儿营养
幼儿教育
幼儿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