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1-3岁 > 幼儿教育 > 为什么现在很多父母都不再要求孩子懂事了呢?

为什么现在很多父母都不再要求孩子懂事了呢?

来源:文贝宝宝谷    阅读: 1.63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懂事的孩子真的让家长们省心了吗?为什么“孩子懂事”不再是一个褒义词?在 「新物种妈妈」报告中,其中有一条让我们感到很意外:56.5%的妈妈不再一味地要求孩子听话、懂事,反而会鼓励孩子尝试有点危险性的行为。为什么现在很多父母都不再要求孩子懂事了呢?

在我小时候,「懂事」是一个十足的褒义词,尤其是用来夸孩子。但是现在,说一个孩子真是「懂事」,好乖好乖,我们会觉得有一点辛酸。

这是什么心理?俗话说得好: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什么样的行为叫做懂事?懂规矩,有礼貌,会管理情绪,能体贴大人,不添麻烦,不乱提要求。一句话:懂得克制自己乱七八糟的欲望,这就是懂事的标准。那么,什么样的土壤最容易培养出「懂事」的孩子?——通常是欲望不能充分满足的家庭。

懂事的孩子背后,常常有一个贫乏的家。

经济上的贫穷是最常见的。尤其是上一代的父母,家境不宽裕,钱要算着花。懂事的孩子看到这一点,就想帮父母省钱,小小年纪,已经深明大义。去市场买水果,有两块钱一斤的苹果,绝不会考虑三块钱的。后者味道甜,个头大,但我懂事嘛,我吃小的就够了。孔融让梨的故事,说的就是我。

顺便问一句,孔融让梨为什么千古传颂?也是因为穷。在经济匮乏的时代,节俭才是一种美德。现在家里的梨都吃不完,好端端地让什么让?

也不一定只因为贫穷。比如,家里不缺钱,父母两口子都会赚钱,但很忙,每天一早出门,半夜才回家。孩子小小年纪,也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自己上学,自己回家,自己做作业,自己给自己订外卖,这也是一种懂事。

为什么现在很多父母都不再要求孩子懂事了呢?

这个例子里,匮乏的就是时间。

寄人篱下的孩子也很容易懂事。那些被寄养在亲戚家的孩子,从小就学会了察言观色,展现出自己乖巧的一面,以博取主人家的疼爱。倒不是说叔叔婶婶,舅舅舅妈对他们不好。有时甚至是超出一般的好。但好归好,在孩子眼中,这种「好」总是有条件的。你越是对我好,我越是要努力回报于你。

这个例子里,匮乏的是无条件的信任。

懂事,往往是某种匮乏的产物。它也是我们用以应对匮乏的最本能的方式。在困难的时期,这种方式是好的。——说实话,也谈不上好不好,因为很难说有第二种选择。但它的惯性,有可能延续到我们摆脱了匮乏之后。

那时候的懂事,或多或少就有一点悲剧性了。

我认识一个人,已经成年了,从小就是一个深明大义的孩子。父母带着他去超市,问他:「想买什么零食?」他看着货架上的饼干,咽了口口水,告诉父母:「我不要。」父母说:「今天可以买一个。」他摇摇头:「真的不要。」

他们家庭条件并不差,但他总忍不住揣摩父母的心思:「他们没有那么喜欢我吃零食,只是额外给我的纵容」。父母愿意给,但他要做最好的小孩。

他说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冲父母拍桌子吼一次,告诉他们他忍得有多辛苦。我们都撺掇他付诸实施。有一天晚上喝多了,我们一通鼓励:「给他们打电话,不解释,就吼一句:我受够了!」他满脸通红,连连称好,趁着酒劲拨通了电话,跟父母问了声好,又挂了。问他,说:「算啦,他们又没有错。」

懂事的反义词,是「任性」。

任性是贬义词,曾经是,现在还是。我在大学里,常常听到一些老教授叹息:「现在这些年轻人啊,九零后啊……什么都好,怎么就那么任性。」

他们当然也知道原因:「小时候没吃过苦。」

但他们的口气是不以为然的。我想,小时候没吃过苦,那不是很好的事吗?老教授们说:「没吃过苦,把性子放野了,以后迟早有苦头吃。」

他们看来,任性等于后悔,那几乎是一定的。

有的学生上学上到一半,就要休学,做自己的项目。还有的学生年纪轻轻就开始创业,说起什么风投,BP,商业模式,都是一套一套的。几个毫无经验的年轻人一碰头,聊得嗨了,就觉得天下在手,事情已经成了一半。但怎么可能有那么容易的事呢?别人办不成,就你办成了?你有什么任性的资本?

但如果权衡清楚才能任性,也就不叫任性了。我离年轻人更近一点,我实实在在看过很多任性的人最后是成功了,瞎折腾,折腾成了事儿。

但我看到这一点,却不敢效仿。坦白说,我还是有不安全感的。换成是我,无论如何,还是先混一张文凭再说。找一份工作干几年,积攒一点经验再创业啊。但我知道,这只是我的想法。他们敢那么做,一定有他们的底气。

他们父母这代人,态度介于两者之间。有一对夫妻专程飞来学校,苦口婆心地劝孩子不能任性,失败了。「以后你就知道了。」他们恨恨地说。

「那就等我知道了再说。」孩子笑嘻嘻的。

「等你知道,就什么都晚了。」父母无奈。

我猜,对他们的父母来说,触发的是匮乏年代的记忆:你一旦开始任性,就会付出代价,你的人生或许会因此遇到很大的困境。那些困境未必真的发生过,但在那一代人的脑海里有一席之地,作为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一种共同回忆。但他们最终还是同意了,证明这个记忆带来的恐惧是可以超越的。

年轻的孩子体会不到这些。他无赖地笑:「爸妈,你们给我出一笔钱吧。」

父母说:「你把自己赔出去还不够,还要赔我们的养老钱!」

「就当是天使投资啰,以后我发达了,多少人想投我都不一定有机会。」

我看着孩子笑起来的表情,心想,姑且不论事能不能办成,套用陈丹青先生的说法,这张脸是一张没有被委屈过的脸。父母嘴上碎碎念,心里多少也为孩子长成这样而自豪吧?等我女儿长大了,我也愿意她有这样的笑容。

老教授说:「可惜了,可惜了。」

有什么可惜的呢?孩子想长成自己,而不是长成上一代希望他们成为的那样「懂事」的自己,这本该是值得高兴的事。为什么不祝福他们?

女儿在英语班上认识了好朋友Elsa。Elsa喜欢艾莎公主,女儿回家跟我们说:「她只有艾莎公主的王冠,我们家的那些装备,都可以送她。」那是她在迪士尼买的装备:裙子、披风、王冠、手杖。她很喜欢,但是送给朋友,一点都不心疼。我们只好打肿脸充胖子,夸她做得大气:「做得好!好东西就是要跟朋友分享!」姥姥说:「那你就没有了?」女儿说:「我们再去迪士尼买呀!」

我只好苦笑了。

姥姥说:「爸爸妈妈不带你去迪士尼,怎么办?」

女儿说:「姥姥带我去!」

姥姥瞪大眼睛:「姥姥可没钱带你去!」

女儿不以为意:「等你有钱了呗。」

其实姥姥并不是没钱去迪士尼,那样的说法,多少代表了她的恐惧。好在这恐惧并没有传承。毕竟我们来到了更富足的年代。我们等得起。

关于「任性」或「不懂事」的恐惧,有一些本没有事实基础,只是基于一种情感的记忆。但认清楚这件事,并没有那么容易。当我看别人,尤其是上一代的时候,常常能说得头头是道。但落到我自己身上,我也会分不清楚。

我也害怕犯错啊。我试图给孩子营造一个从容的环境,让她不至于因为不被满足,因为资源的匮乏,因为没有被给予足够好的照顾,而不得不学会「懂事」。虽然也要给必要的限定(过马路遵守交通规则,这是不能任性的),但我承认,很多时候,我并不确定哪些要求是可以满足,哪些是需要她克制的。

偶尔,我也会有跟上一代人同样的担心——

「这样任性真的好吗?」

「发展下去会不会过分了?」

「她会变成一个过于不懂事的孩子吗?」

挺麻烦的。我和妻子都是从相对匮乏的年代走出来,「懂事」的声音,时常在我们脑海中回荡。当女儿在碗里挑挑拣拣,把她不喜欢吃的蔬菜和豆子挑出来的时候,我有时还会按捺不住我的冲动,对她说:「不可以挑食!」

她说:「但我不喜欢吃。」

我说:「不喜欢也要吃下去!」

她嘟起嘴:「为什么?」

我眯起眼睛,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是啊,为什么不喜欢的东西也要吃?我是可以说:「因为农民伯伯种粮食很辛苦。」也可以说:「爸爸妈妈赚钱不容易。」或者说:「你必须什么都吃,才可以长得高。」甚至,还可以引用爷爷奶奶口中的一篇老课文:《十粒米,一条命》。但我知道,这些答案都是不诚实的。那只不过是在用我记忆深处的恐惧,在把她往「懂事」的那条路上引导而已。

妻子说:「因为爸爸看到浪费,心会痛。」

女儿看看我,似乎在确认我是不是真的心痛。然后伸出油乎乎的小手,拍拍我的肩膀,表示安慰:「那好吧,我再挑最后几筷子,就不挑了。」

我悻悻地想,行吧,反正也饿不着她。

我有时候也很不安心,总觉得这样发展下去,每件事情都跟她谈判,岂不是越来越不好管?总还是要立一点规矩吧。但我又想,立规矩到底是为了她好呢,还是为了让我安心?——这么一想,又觉得没必要搞得那么麻烦。

有时候带女儿去超市。她说:「我想买零食。」我让她去挑。挑来挑去,选了一包糖果。我说:「就挑这么点啊?」她说:「嗯。」我问她:「你是因为不好意思多拿吗?」她反问我:「为什么要多拿?明天还会再来的啊。」

我无话可说。又有些惭愧,觉得自己把孩子想得小了。可能我心里也有一个过于懂事的小孩,就像那个小时候不敢承认想吃零食的朋友。这么一想,又觉得平时给孩子多一点的自由,麻烦是麻烦一点,还是挺欣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