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1-3岁 > 幼儿教育 > 如今孩子不容易,家长们要理解支持加鼓励

如今孩子不容易,家长们要理解支持加鼓励

来源:文贝宝宝谷    阅读: 1.04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很多人说现在的孩子都是比较幸福,不像当年那么苦,有很多老人说现在的年轻人不懂得知足珍惜,其实如今孩子不容易,家长们要理解支持加鼓励。

在物质生活条件极大改善的今天,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化、低龄化了,孩子承受的社会压力在增加,自然的天性快乐却越来越少!

物质生活的现代化,不一定对孩子都是有益的。有时候,所谓的现代化中越来越多的人为因素,正在使人远离自然界的生物链,并造成人们在生理上与心理上的缺失,以致病态。

从现代都市生活中的孩子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

吃精制食物。娇弱的胃口让孩子厌恶颐养劳动体魄的粗蔬和五谷,吃“精米”“精面”,谁还吃满嘴粘的“小米粥”“渣子面”?岂不知,精食也是偏食,孩子的体质却在不断下降。

为了健康,孩子们吃饭之前要吃大把的钙片和维生素;为了安全,出门之前孩子要听妈妈反复交代注意车、注意坏蛋,小心这、小心那一一焦虑在亲子之间不断传递。

从来不愁吃,餐桌上有的是大棚速生的蔬菜、吃催肥剂长大的肉类、吃激素长大的鱼类,但却没尝过自然“绿色”食物的滋味儿一一一孩子们的饮食质量下降。

嫌凉白开没味儿,为了表达对孩子的爱,花钱给他们喝(吃)并不解渴却含咖啡因、碳酸、色素、防腐剂等的饮料、冰激凌一一一导致孩子神经功能发育异常问题。

孩子们都穿漂亮衣服,但讲卫生的观念却将他们与孕育了万物的风雨和泥土隔绝,家长这儿脏、那儿有细菌的提醒,使得孩子触觉学习的机会被顺理成章地剥夺一一一导致好多孩子感觉统合失调。

城市孩子居高楼大厦,“水电气声相闻,老死不往来”,邻里之间没什么交流沟通,远离儿童游戏、远离儿童天然的集体主义——孤独。

天天听到机械声和叫卖声,听不到鸟儿的啼叫、林子的簌响、河水的吟唱,看不到日出的磅礴、日落的辉煌和地平线的壮美——缺乏情感陶冶。

可以得到各种电动玩具,但无处可以捉到一只星斑的天牛和金龟子;可以在商店买到各种糖果,但不可以摘下树上的果实一一远离自然。

天天诚惶诚恐看的是大人的脸色,而不是怡然自得地观察四季的颜色一一无名的焦虑。

如今孩子不容易,家长们要理解支持加鼓励

一切事情家里已经做妥,孩子唯一能做的是给大人挣回点儿面子(考个高分,孩子的学习成绩往往会成为很多家长的面子)一一期望的压力。

不再听奶奶讲狼和小羊的故事,因为家家都有好看的电视节目一一缺乏亲子情感交流。

似乎天天睡觉,但没哪次不是被闹钟闹醒或被父母叫醒(孩子不能像自然睡醒那样由深度睡眠缓慢过渡到浅度睡眠再过渡到清醒状态,而是由深度睡眠迅速地跳跃到清醒状态,不但影响睡眠质量,而且会损伤中枢神经)一一睡眠休息不足。

仿佛天天过年,但不理解过年有啥好玩儿的一一没有期盼及其满足后的激情释放。

勇敢是体现在摔家里的东西以及和爸爸、妈妈顶嘴,而在老师面前却温顺得像只小绵羊一一双重人格。

一人承受三家人的希望,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爸爸、妈妈六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这种“六一”式的关怀,既是一种幸福也是一种期望的压力。

放学回到家里没有兄弟姐妹的嬉戏,面对的还是书本与作业一一一生活单调、枯燥无味。

用更少的时间完成比父辈当年更多、更难的作业一一教学内容难度加大。

12岁时就面临着父辈们18岁所面临的分层竞争一一竞争低龄化。

一个个有血有肉有个性的人在学校被安置在好几十个人的班级里集体教学,好比产品被批量培养一一差异被忽视。

学校里老师教助人为乐、关心他人,家里父母教“谁打你一下,你踹他三脚”——面临道德冲突。

既要吸纳先进文化,又要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一一面临文化冲突。

学习时间有限但知识却在“爆炸”——总也学不完。

发展需要是多元的,可学校评价是唯成绩的一一一总也不全面。

学校里学习的都是美好的,但现实社会并非如此一一一总也搞不清。

从幼儿园到大学,教育总是重“喂养”轻教养、重物质给予轻精神抚慰、重智商开发轻情商培养、重智力开发轻涵养智慧、重知识技能轻社会适应、重外表技能技巧学习轻道德伦理灵魂塑造、重学习结果成功与否轻学习过程快乐与否。

中小学教育存在的功利化倾向,弱化了孩子感受幸福、创造完美未来的能力。在普遍的功利主义的价值观控制下,成绩成为获得权力、地位、金钱和改变身份的筹码。

如今的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学生成了考试的“机器”,缺少个性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教师和学生都感到压力和负担太重,他们缺少自信和快乐。

功利性的熏陶使一些孩了被培养成有知识无智慧、有目标无信仰、有规范无道德、有欲望无理想、有学位没品位、有技能无灵魂的“异化的人”。

现代孩子可以从成人世界学到各种道理,却无法随时随地在自然界得些启示一一缺乏实践。

现代孩子生活在五彩缤纷的世界,而童年的记忆却偏多压抑而少有轻快的色彩。

不容易呀,如今的孩子不容易!每次社会转型首当其冲受影响的都是孩子,鲁迅先生当年“救救孩子"的呐喊,今天依旧有现实意义!

当家长们满心怀着让孩子成龙、成凤的种种期待的时候,不要忽视,现代生活中笼罩在孩子弱小身心上的各种压力已经够大了。他们需要宽容、需要理解、需要鼓励、需要科学地引导。

如果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那么孩子就是这细胞中最关键的生长基因:无论从最朴素的愿望出发,还是从最深刻最现代的观念出发,我们的结论应该只有一个,让这基因抵抗变异,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