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教 > 教育资讯 > 两个孩子抢一样东西,这时家长该怎么办?

两个孩子抢一样东西,这时家长该怎么办?

来源:文贝宝宝谷    阅读: 2.1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今天去接女儿(女儿一年级)放学的时候,她跟我说:“妈妈,我们老师说,对你凶的人才是对你好的人,对你不凶的人不是对你好的人。”刚刚开始我没听明白,后来要女儿说多一遍,我才明白过来,这句话的意思。

其实老师也许不是这样表达的,女儿只是将自己理解的意思告诉我。

老师的意思也很明确,不溺爱孩子,才是真正的爱孩子。

物质上的富裕往往给儿童精神上的贫瘠。

曾看过一位老师写给家长的一封信:“那些娇生惯养的孩子喜欢相互之间抢东西。如果我想要奖励某种物品给一孩子看,其他孩子就会丢掉自己手上的东西,围着我要。过一会儿,当我拿出另外一种物品给一个孩子时,他们又都会为此而争吵不休。他们从一个物品到另一个物品,对任何东西都没有留恋。在许多情况下,这些儿童的行为是自发的、毫无目的的,他们只会满屋地奔跑,毫不在乎这样做带来的损害。他们碰撞桌子,掀翻椅子,踩在为他们提供的材料上。有时候,他们开始会在某个地方工作,然后就跑开,拿起另一件物品,但接着没有任何理由地又把它丢掉了。”

和贫困的儿童相比,娇生惯养的孩子教育起来问题更多,更严重。富裕家庭的孩子不会轻易被寻常小事和清幽风景所吸引,他们往往对那些让贫困孩子着迷的事物不太感兴趣,他们也不会选择那些本应能满足他们需要的物品。

两个孩子抢一样东西,这时家长该怎么办?

比如:家庭贫困的儿童,给他们精致的玩具时,他们会迫不及待地跑过去。但是,富家子弟就不会这样了。因为他们已经厌烦了精致玩具,他们不会对提供给他们的刺激立即做出反应。

还有一些孩子在一件事情上最多只能集中几分钟的注意力,干事情没有持久性。他们经常就像一群羊一样,相互跟来跟去。当一个孩子拿起一件物品时,其余的人也要这样东西。有时他们甚至在地板上打滚,弄翻椅子……”

针对以上问题,又该怎么办呢?

一个孩子如果被一件物品所吸引,他就不会对其他的东西分心。

有一个孩子最初注意力非常不集中,干什么事都难以持久,但当他对一件复杂的计算工具感兴趣之后,就摆脱了以往没有耐性的状态。整整一个星期,他不断地摆弄这个东西,并学会了数数儿和做简单的加法。然后,他又开始玩一些较简单的材料,就这样对所有的物品都感兴趣了。

所以说,孩子一旦发现某种使他们感兴趣的东西,就可以摆脱那种不稳定性。

有一对姐妹,妹妹3岁,姐姐5岁。妹妹做事没有什么个性,在所有的事情上几乎都模仿她的姐姐。如果姐姐有一支蓝色的画笔,妹妹就会不高兴,直到她也有一支蓝画笔为止。如果姐姐吃橘子,妹妹除了橘子之外,就什么都不吃……此外,妹妹对周围的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她只会跟着她姐姐到处走,模仿姐姐所做的每一件事。但是,有一天,她突然对一些红色的积木很感兴趣。她拿起它们搭了一座城堡,并多次重复这项游戏,在这个过程中她完全忘掉了姐姐。姐姐不解地问她,‘为什么我在画画的时候你却在搭城堡?’从那一天开始,这个小女孩找到了自己的个性并开始发展,再也不是姐姐的翻版了。

以上这些教育孩子的情况在所有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都可能出现。因此,在大人还没有发现孩子真正感兴趣的东西之前,教师的经验可能无休止地重复着,目的都是为了让孩子的兴趣集中到某一件事情上。最后所有孩子在兴趣集中的基础上,神经质的孩子变平静了,有压抑感的孩子恢复了活力。

孩子这些固定下来的品质或性格具有一种巨变的特性,它预示着孩子以后的发展状况。就像孩子的牙,第一颗牙长出来了,其他的牙齿也会陆续地长出。在儿童训练中的一个最初的错误会成为他以后生活中无数错误的根源。

正常家庭中的孩子,很早就能够学会克制自我,拥有独立的个人意识,不愿无所事事地到处乱跑,每天平静地生活和有秩序地活动才是他们的主要事情。

所以,对于富裕的家庭的孩子,我们不能娇生惯养,这样对孩子的成长不利,溺爱不是真正的爱。不溺爱,才是对孩子真正的爱。

教育资讯
故事绘本
胎教知识
行为心理
智力发展
学前教案
幼儿园教育
亲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