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教 > 教育资讯 > 再温柔再有耐性,这样你也教不会孩子!

再温柔再有耐性,这样你也教不会孩子!

来源:文贝宝宝谷    阅读: 1.86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有些家长在教孩子做题的时候十分奔溃,明明是一道很简单的题目,可是怎么教他都不会,是不是觉得被气炸,其实再温柔再有耐性,这样你也教不会孩子!

孩子怎么教都教不会是怎样一种感觉?

相信所有重视教育的父母都会经常体会到那种几乎被掏空的无力感。

当你掰开了揉碎了,用尽这辈子所有的耐心和温柔,把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问题细细的讲给孩子听,一遍两遍直到N遍之后,看到孩子依然一脸茫然,用崩溃已经不足以形容此时的心情了。

曾经亲眼见过一个妈妈,教两岁多的女儿如何打滑梯,孩子站在滑梯口,一坐下,就一只脚朝前,一直脚朝后,无论她妈妈在下面如何指手画脚,口若悬河,她就是领悟不到如何坐下能两只脚都朝前,眼看着她站起来又坐下,坐下又站起来好多遍,随着母亲的声调越来越高,音量越来与大,孩子的动作也越来越迟疑,越来越僵硬。

最后,这当妈的终于崩溃,终究没忍住吼出那句要命的话:“你怎么这么笨!”

听到这句孩子吓了一跳,差点没从滑梯上掉下来,定了定神终于哇的一声大哭起来,接下来的场面大家也可以想象了。无非是妈妈突然内疚感爆棚,抱住孩子哄了又哄,好半天才平静下来。

当时看到这个场面的时候,心里真是非常鄙视,觉得这个妈妈心态真糟糕,怎么那么容易就失控啊!

后来我发现这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很快打脸的时刻就到来了,当时毛头从1-20已经说得滚瓜烂熟了,然后我发现他居然不会数数,除了1和2不会数错,3件以上的物品就完全乱套,经常是手里指着一个物品,嘴里已经飘过去了两个数字。5个东西能数成8个。

我不厌其烦的教他,如何做到嘴和手的协调,如何有节奏,然后各种做示范。可无论教了多少遍,依然是会数错。

一开始我当然是循循善诱,各种温柔,可没过多久,我就感觉我整个脑袋都在冒烟,嘴巴一张都能吐出大火球来!

我终于意识到,主观上再想努力保持平静,人的耐心终究是有极限值的,对于付出了许多努力却只是徒劳的体验,当然是分分钟在崩溃边缘。

理智上都知道教孩子东西要有耐心,要慢慢来,不能发火儿,但是为啥一落实到实践上就然并卵了呐!

问题的根本在于,试图用“口授说教”的方式去教会孩子一件事情,本身就是不靠谱的,尤其是学龄前的孩子,他们的理解能力和逻辑能力都非常有限,对于“语言”这种高度抽象化的信息是有很大接受障碍的。哪怕你口沫横飞长篇大论,用语言解释得再清楚,在孩子那里,你说得一切只是一堆“blabla”而已。

再温柔再有耐性,这样你也教不会孩子!

我们的耐心和精力,完全用错了方向。

就像那个教孩子如何打滑梯的妈妈,总是不停的说:你要两只脚一起,两只脚都朝前那样坐。

那孩子可能根本不明白,什么叫做“两只”,什么叫做“一起”,以及什么叫做“朝前”,这些词的概念都太抽象了,孩子那可不一片茫然鸭子听雷嘛!

那么孩子要怎样才能理解这些概念呢?用嘴说的可做不到。因为你每解释一个概念,势必要用到其他孩子不懂的概念,这就死循环了。所以只有各种亲身的体验和经历,才能在孩子脑中形成事物的清晰概念和定义。

蒙台梭利教育理论里就有提到:儿童都是靠感官来学习的,越小的孩子就越是如此。无论是身体技能还是思维技能,都需要各种感官的刺激,加之不断的练习,犯错,纠错,才有可能慢慢的学会。

如何双脚跳,如何下楼梯,如何骑脚踏车,如何打秋千……

如何数数,如何找出规律,如何找不同,如何做加减法……

所有的这些,都不是你随便给孩子讲一讲他就能懂的。哪怕你再耐心也不行。一定要亲身上去不停的尝试。

所以孩子越小,童年的各种多元的体验就越加重要,体验越多的孩子,就越聪明。

这甚至会影响到长大之后的理解能力。

我清晰的记得我有一个当教师的同学抱怨,说现在这立体几何简直没法儿教,有些学生就是没有立体感,问他们你们难道小时候没玩过积木吗?他们居然说真的没玩过。真是不知道这帮孩子小时候不玩积木都在玩什么?

所以只有贴合生活的,真实的体验,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就像很多孩子不会算加减法,但是会算糖果,少给一个他不干,就是这个道理,因为加减的概念是抽象的,糖果是具体的。越小的孩子,就越只能理解具体的事物。

所以,切莫在学龄前儿童面前高估自己的讲解能力,你家娃儿能不能成功get一项新技能的影响因素,不在于你是否能讲清楚,而只在于以下两点:

1,他的领悟能力有没有到位

如果这项技能并不在孩子的“最近学习区”里,超出他能力范围,那就啥招都没有,时机未到,只能等他长大一点,身心发育更成熟一点再试、

2,他的环境是否够宽松

如果父母平时对孩子要求过于严格,会导致孩子太在意外界评价,害怕自己犯错被批评,但是体验式学习里,犯错与纠错是通往正确的道路,如果孩子害怕自己犯错,就会畏缩不前,没办法真正学习到技能。

综上,当你觉得你想要帮助孩子学会一件事的时候,首先鼓励他自己大胆去尝试,你闭紧嘴巴在旁边提供一下场外支持,孩子要求你帮助的时候再帮助他。当孩子试了几次不成功,那就不妨劝他放弃,下次再试,也是一样的,不要逼着孩子死磕,反而让孩子挫败感太强,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这就得不偿失了。

回到我文章前面的例子,如果孩子学不会打滑梯,你要做的不是“教会”她怎么打,而是默默地由着孩子在滑梯口折腾,如果孩子实在弄不成着急了,再帮她摆好姿势,这次不会下次再试,这种事情,早早晚晚都能学会的不是吗?

如果孩子不会数数,那就平时多数给他听,数台阶,数人,数食物,见什么数什么,慢慢的自然而然就明白了,根本用不着掰扯什么理论方法。

世界上有一种烦,叫做妈妈的唠叨,翻来覆去,都是一些正确的废话:

小心!别弄坏了!

不要吃的哪里都是!

认真一点!

动脑筋啊!

……

这些说教没有任何实际操作意义,只会让孩子感到挫败和紧张。

想要孩子学会东西,就请停止说这些正确的废话,带领孩子多体验,多示范,多鼓励。剩下的,就相信孩子自己的力量,给他时间和机会,让他自己摸索学习吧。

教育资讯
故事绘本
胎教知识
行为心理
智力发展
学前教案
幼儿园教育
亲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