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教 > 教育资讯 > 为什么说吃“零食”的孩子更容易快乐?!

为什么说吃“零食”的孩子更容易快乐?!

来源:文贝宝宝谷    阅读: 1.7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我从事幼教工作有些年头了,见过各式各样的孩子,有些切身体会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也是我作为一个80后妈妈的反思。

孩子A第一天入学,家长就格外叮嘱老师,不要给孩子吃任何点心,包括任何包子、糕点,饮品除指定配方奶(亲友从国外邮寄回来的奶粉)和水以外,包括酸奶、豆浆等点心中经常会出现的食物都不要给孩子吃。

问其原因,家长觉得那些都不健康,对孩子身体不太好,从小到大他们家未曾给孩子吃过任何外面的食物,让老师也务必杜绝此类食物给到孩子。

孩子B入学第一天是外婆带来的,印象非常深刻的是,那天外婆和孩子一人嘴里叼着一根棒棒糖手牵手走进来的,书包里还带着一堆准备随时享用的零食。

说到这里,我作为一个孩子的母亲,其实能理解孩子A的家长,虽不至于像其家长那样极端,但是出于对国内食品安全的顾虑以及我们这代人对科学喂养的认知,我对孩子吃的食物也会有诸多要求。

反而是孩子B,那么小就吃棒棒糖和零食,是我非常忧虑的,虽然也觉得吃着棒棒糖的外婆非常可爱。

言归正传,那么入学后呢?

孩子B很快融入集体,跟所有孩子打成一片,享受在学校每一天的生活,她的“零食外交”政策起了很大作用,也非常好喂养,几乎什么都吃。

孩子A呢,非常眼馋其他孩子带来的任何食物,特别是向往已久的零食,会从别的孩子那里争抢后狼吞虎咽,吃相惊人。

此外,孩子A最大的问题是不知道怎么跟别的孩子相处。他无法正常融入集体中,当别的孩子接近他时,他习惯粗暴地拒绝,当所有孩子不跟他玩以后,他又开始各种捣蛋吸引别人的注意,最后就是恶性循环,跟所有孩子无法好好相处,只除了孩子B。

孩子B是唯一能跟孩子A友好相处,并不介意他偶尔粗暴的行为。

举了两个较极端的案例,不过也是我多年观察以后的发现——吃零食的孩子更快乐,包容度也更高;反而吃得越“健康”的孩子越不快乐,包容度也相对较低。

相对应的包容度好的孩子自然越容易交朋友,包容度差的孩子越不容易交朋友。这一定有违很多家长长期接受的教育和理解。

那么食物是怎么跟孩子的性格挂钩的呢?

为什么说吃“零食”的孩子更容易快乐?!

细究了一下,觉得原因如下:

1、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容易成为执念。

在成年人身上,这个心理需求非常好理解,其实在幼儿身上,这一点更加重要,因为幼儿时期任何心理上的极度不满足都会在这个孩子身上留下烙印,并伴随一生。

孩子A非常眼馋别人的食物,是因为他吃不到,对他来说这种拥有太难了;

他用较粗暴的方式从别的孩子那里获取,一定是因为他曾经用正常方式获取无果,因此他不再考虑沟通,直接用抢的;

他吃相惊人,是因为他害怕大人发现后剥夺他的食物,所以非常急迫。

孩子每一个行为背后都是有原因的,如果家长能从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就能理解他们。

2、家长对待食物的态度多少反映了他们内心对待外界事物的态度,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孩子的性格。

孩子A的家长对待外界的态度归结起来就是——挑剔、拒绝、不信任。这一点在之后老师跟其家长交流时也被再次证实了,而孩子是非常容易从父母身上模仿并学习的。

当出现一个从未吃过的食物,不同孩子的反应是不一样的。

a 很乐于去尝试——“从没吃过好有意思”“我想尝尝看”

b 谨慎,先观察,见别人吃了就会尝试一下

c 害怕——“妈妈不会让我吃”“没吃过,害怕”

d 直接拒绝——“不是吃的”“不可以吃”

以小窥大,孩子对待食物的态度最终也会反映在对待外界其他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上。

试回想孩子A对待新同学时的态度,首先是排斥和拒绝,但群居动物的天性让他又不得不通过别的方式寻求存在感。

3、长期食谱单一的孩子,久而久之对于“新食物”也就不会再有兴趣。

食物的满足实质上也是心灵的满足。幼儿是通过口腔认识世界的,大人看到的只是“吃”的外在表现,而实质是孩子的内心在驱动他探索新事物,通过口腔进行认知和了解。

一个长期在食物探索上得不到满足的孩子,久而久之,也就不再有探索的欲望了。

说一句夸大的话,孩子食谱的大小从某一方面反映了他内心世界的大小,食谱越是单一的孩子越是容易固执于窄小的世界。就像自闭症儿童,他们的食物清单上永远是固定的。

食谱越是丰富的孩子,越勇于尝试新事物,包容度也越大,他的世界也越大。

像孩子A在父母制造的保护环境中也许接触不到那些食物,但没有人能长期生存在真空环境中,他们早晚是要接触并融入集体的。

在集体环境中,当他看到别人可以尝试的东西他不可以,内心一定是困惑和不满的,这时已经不单单是“吃到”,有太多复杂的心理需求在驱动他,但是不被满足的痛苦总是被家长以“健康”为由所忽略,这对幼儿的心灵成长是一种极大伤害。

成年人坚持的健康是理性的,教条的,尤其是中国家长特别容易重视孩子的生理健康,而忽视心理健康。这样的爱满足的是家长的内心需求,不是孩子的。

为什么说吃“零食”的孩子更容易快乐?! 第2张

一说到吃,一定有很多家长会对笔者提出质疑。难道不管好的坏的只要孩子想吃就给他吃吗?我的孩子即使不吃零食,食谱也不单一!孩子就是挑食怎么办?糖对牙齿不好,可孩子就爱吃糖怎么办?吃零食影响正餐,怎么办?等等。

需要明确的是我书写此文的目的在于分享和反思,特别是像我这样被网络科普、科学喂养洗脑的80、90后家长,对待那些“零食”的态度不要太过极端。

至于怎么具体执行提出几点建议:

1、除非严重危害健康的食物,否则不要替孩子拒绝。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不能挑食,可是对于我们这一代80、90后妈妈来说,基本都是科学喂养的支持者,其实远比我们的父母更挑剔,要求更多,无形中替孩子挑了很多食。

面对新食物,可以观察自己孩子的做法,尽量以鼓励和支持的姿态让孩子去尝试,对于特殊食物,家长可以提前设置“度”。

2、设置“度”。

像家长顾虑较多的糖果、糕点、冰淇淋或者其它零食,在给孩子尝试前,首先设置“度”。

例如,一天可以吃一颗糖。这个度是家长内心能接受的底线,一旦设置好底线,家长就要让孩子享受底线上的自由,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带着焦虑让孩子去尝试,焦虑情绪也是能被孩子感受到的。

吃糖是很多孩子的执念,之所以成为执念,是因为家长不给孩子吃糖。

有家长前来向我咨询后,尝试设置“度”,她订下的规则是一天3颗糖,可是虽然规则是她订下的,每次孩子吃糖时,她依然非常焦虑,担心蛀牙之类的诸多问题,孩子也能敏锐地感受到妈妈的不情愿。

于是孩子“懂事”地不在妈妈面前吃,改为偷偷吃,又因为是偷偷吃,总觉得吃不过瘾吃不够,吃了还想吃。

3、如何不焦虑?

在设置度的时候就要想好可能付出的代价。我们总想得到,却容易忘记所有的得到都有必须付出的代价。

吃糖能给孩子带来快乐和满足,但确实也有导致蛀牙的可能;

不吃糖孩子蛀牙风险小了很多,但是内心不快乐不满足。

那么内心的满足和蛀牙的风险,哪个更重要?想清楚了,家长就不会再焦虑。

虽然我在这里一再强调孩子内心的满足是非常重要的,足以影响他的一生,但对有些家长来说也许蛀牙才是更让他们焦虑的,所以每个家长的“度”是不一样的。

这里也只是希望通过全文让家长更加重视这一点,不要认为糖不好,就一味拒绝。

例如一天三颗糖,不能晚上吃,每天勤刷牙?

教育资讯
故事绘本
胎教知识
行为心理
智力发展
学前教案
幼儿园教育
亲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