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教 > 教育资讯 > 不会“奖励”的家长,反而会挫伤孩子的兴趣和热情

不会“奖励”的家长,反而会挫伤孩子的兴趣和热情

来源:文贝宝宝谷    阅读: 1.25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对于孩子的学习,父母最头疼的问题,就是如何更好地激发孩子的兴趣,并且让孩子保持极大的热情。而生活中,通常很多父母采习惯用奖励的方式来鼓励孩子。这种方法好不好,管不管用?

不会“奖励”的家长,反而会挫伤孩子的兴趣和热情

对于孩子的学习,父母最头疼的问题,就是如何更好地激发孩子的兴趣,并且让孩子保持极大的热情。而生活中,通常很多父母采习惯用奖励的方式来鼓励孩子。这种方法好不好,管不管用?

我们来看看这样一个实验研究:

研究者将来自不同学校不同年级的三万多名学生分为两组,做对比研究:

针对第一组孩子,他们对其行为结果做出了“产出奖励”,如,考了高分、比赛获得第一名等等就能得到奖励;

针对第二组孩子,研究者对其行为本身做出了“投入奖励”,比如读完一本书、按时上学、认真做题,就能得到奖励。

结果会怎样?

虽然孩子在不同的实验中都表现出了干劲和喜悦,但“产出奖励”组的孩子,在学业上并没有显著提升;而因行为投入程度获得奖励的孩子,成绩却有显著提高。

这个实验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两组孩子都获得了奖励,但显然,孩子们对奖励本身却做出了不同的行为反应。

研究者在随后做了问卷调查,发现:

考高分得奖励的学生,关注的点是在“我要如何在考试中获胜上”,因此他们更多的精力会花在“我要仔细读题”“我要认真检查”上;

而那些投入才能获得奖励的孩子呢,他会更多地思考“我要如何更好地专注在这件事上”,他们会思考“多一些阅读”“多一些提问”。

两种奖励方式的区别在哪里?

一个指向了孩子的行为本身,另一个指向了孩子的行为效果;

自然也引发了被奖励者的两种不同反应:一种是专注于这件事本身,另一种则是为了某个东西(物质的或口头的奖励)去做某件事。

对于奖励,家长要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和判断,即:

奖励这种方式只是激发孩子学习动力的一种手段而已,不能滥用或完全依赖它,使用时要慎之又慎。

我们在奖励孩子时,应该注意奖励孩子的投入,而不是奖励孩子学习之后的成果。

追根溯源在于,学习应该是孩子自身的事,只有在更好地激发孩子内在的学习动力,即“为了学习而学习”的情况下,孩子才能真正重视并享受学习的过程。

对于学龄前儿童,不建议采取直接的物质奖励,而是更多一些鼓励。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儿童天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一切新奇的事物都有浓厚的兴趣,他们能从学习本身获取快乐。这个过程的动力,来自于内在的求知欲望而非外在的物质奖励。

事实上,孩子在做什么事之前,内心没有恐惧和担忧,只有“很好玩,我要去尝试”的念头。

而过多外在激励反而会导致孩子的认知失衡,他的注意力会由内在吸引转向外在吸引。

故而,在孩子年幼时,能不用奖励就不用。

最恰当的做法是多让孩子去尝试,多带孩子去观察,在孩子感兴趣时多一些耐心,在孩子遇到困难时多一些鼓励。

要尽量避免将奖励与学习活动联系在一起。

少用或不用物质奖励的方式,最好选择表扬的方式。

如果非要用物质奖励,刺激物最好选择替代品,如小红旗、小红花,sticker等,其激励效果同样非常明显。

表扬要适度,要根据任务难度而定:简单的任务不宜过多使用表扬;难度比较大的任务,可适当加大表扬力度。

表扬时,最好不要涉及结果,而应更多关注到孩子的努力和参与程度(如上文的实验)。

好孩子是父母鼓励和表扬出来的,而不是靠物质奖励出来的。

有一个木桶理论:每个人的身上既有优点也有缺点,既有长处也有短板。如何看待和激发个人的优缺点呢?

在我们生活的年代,人们普遍关注的是自身和对方的短板;

但对孩子生活的多元时代来说,我们应该更多地发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和潜能,根据自家孩子的特点进行培养,以期帮孩子更好地扬长避短:

应该看到,孩子每天都在进步,更多地看到他的努力和进步,要多鼓励孩子与自身做纵向比较,而不要总拿别人家的孩子与自家孩子做横向对比。

平时不妨多为孩子提供一些学习机会,并不断交给他们一些力所能及的具体任务,让孩子能够有机会充分地展示自己,肯定自己的能力,并相信自己的能力。

教育资讯
故事绘本
胎教知识
行为心理
智力发展
学前教案
幼儿园教育
亲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