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教 > 教育资讯 > 能不能有个安详晚年,取决于你教育出了什么孩子

能不能有个安详晚年,取决于你教育出了什么孩子

来源:文贝宝宝谷    阅读: 2.97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注重孩子的早期教育,就如给孩子安装了不会迷途的GPS。两个远房亲戚,今年同时退休,这哥俩的朋友圈风格南辕北辙。

注重孩子的早期教育,就如给孩子安装了不会迷途的GPS。两个远房亲戚,今年同时退休,这哥俩的朋友圈风格南辕北辙。

大叔A天南地北的和老婆秀恩爱,各种标准游客照,昨天在迎客松下指点江山,今天在天涯海角卿卿我我;

大叔B上午分享一篇“儿子不孝,这几十年的爹白当了”,下午再来一篇“做儿子的看到这个都沉默了”;

大叔A很少在朋友圈提及儿子,逢年过节发个全家福照片,其乐融融;

大叔B每逢过节必定感慨万分,唉声叹气,朋友圈里弥漫着怒其不争、哀其不幸的哀怨。

回老家一打听,果然,大叔A的儿子虽然不是什么威震四海的成功人士,但是工作、家庭都幸福顺遂;

大叔B的儿子大学毕业后一直待业在家,靠啃老为生,女朋友谈了几十个,全都无疾而终,虽然不缺吃少穿,但是每天和大叔B冲突不断,爷俩儿在同个屋檐下水火不容。

其实,我感到万分意外。

两个大叔都是看着我长大的长辈,小时候也经常和两个哥哥一起玩,长大离家后逐渐没了联系。大叔A是妈妈的同事,做着一份20岁就能瞧见退休的稳定工作,没什么大成就,下班就奔向家里,在那个年代,是被人嘲笑的“妻管严”;大叔B是风云人物,事业小成,是典型的别人家的爸爸,有钱,有能力,当然,应酬也多,基本没时间陪老婆孩子。

大叔A每天晚上固定时间都在陪我们玩,是我们眼里的孩子王,有一次,我们几个孩子把鞋子埋在工地的沙堆里,结果天黑找不到了,大叔A拿着手电筒,帮我们翻遍了沙堆找到了鞋子,是孩子们眼里的英雄;

大叔B的儿子吃的用的都是最好的,但是经常挨揍,只要他惹了祸,绝对是要被大叔B狠狠得揍一顿,大叔B经常说,“孩子就是得打,不打不长记性,棍棒底下出孝子”。

我一直默认为,平凡的大叔A老了一定是每天泡在广场上的广场舞届“杠把子”;有能力又多金的大叔B老了一定是玉树翩翩的酷大叔。

然而,事实正相反。

能不能有个安详晚年,取决于你教育出了什么孩子

我妈说,“在中国,能不能有个安详的晚年,就取决于你年轻时候教育出来的是什么样的孩子”。

没错,棍棒底下没有出孝子,因为输给了陪伴;

金钱堆上也没有出人才,因为输给了早期教育的缺失。

最近,看了很多儿童心理学的书籍,最大的感悟便是:教育孩子要趁早。

每个孩子,从0~3岁婴儿期,3~6岁幼儿期,6~12岁学龄期成长到12~18岁青春期,各个阶段都争先恐后的萌发出各种特征,而父母的挑战也逐渐升级。

如果你在0~3岁没有给孩子建立良好的安全感,3-6岁没有让ta养成好习惯,那么孩子每成长到下一阶段,你就会越来越力不从心,然后与孩子逐渐迸发出来的自我意识针锋相对,两败俱伤;

反之,你在婴幼儿时期就倾注大量心血并且科学育儿,那么随着孩子的成长,你会发现你和孩子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也越来越随心应手,等到孩子离家后,你会发现,早期教育的优势开始显现,你的孩子自主的创造着属于ta的人生。

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事业有成的人,却没有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因为,ta在孩子幼年时期,默认为孩子是什么也不懂的小pi孩,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却忽视了孩子的早期教育,于是,孩子上初中时,不按时写作业,甚至开始抽烟、酗酒、打架,这时,ta才恨铁不成钢的开始管教,但,成效微弱。

而那些在0~12岁便给孩子尽可能多的“有效陪伴”并且注重亲子关系的父母,往往到了孩子最容易叛逆的高中时期,也能顺利渡过,待孩子大学后,往往能有更多的属于自我的时间,而后的晚年生活也越来越顺遂。

以前,成功人士一定是有着不幸的童年,一穷二白的少年,拼死奋斗的青年和意气风发的中年。

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事业家庭均蒸蒸日上的人往往都有着父慈母爱的童年,无忧无虑的少年,慷慨激昂的青年和充满干劲的中年。

日新月异,社会大熔炉给予各色人等全方位的包容,

然而,时代变化太快,留给创伤者们修复的时间却越来越少,

你还在角落里独自踟蹰,舔着童年的伤口疗伤,而那些心理明媚的人们,早都大踏步冲在时代的尖端,占领制高点。

那些孩童时期被父母善待的孩子,自信、豁达,顺其自然的感受着幸福,努力着抓住一切属于自我的机会;

那些婴幼儿或者青少年受到创伤的孩子,自卑、哀怨,饥不择食,敏感的捕获着一切可以获得的爱,填补自己伤痕累累的心,对于唾手可得的机会依然不敢有所行动。

自信,所以自我认可,生活在阳光下;

自卑,所以自我否定,生活在阴霾里。

得到父母足够的爱,而后对生活的掌控顺心应手。

缺乏父母足够的爱,认为不配得到手边的幸福,左右摇摆。

奥巴马在演讲中曾经说过他对女儿早期教育和陪伴的重视:

“玛利亚出生的时候,我和米歇尔非常幸运,足足三个月的时间,我们与宝贝女儿一起待在家里,体验初为父母的喜悦之情。”

“即使在我们非常忙碌的日子里,我和米歇尔也会腾出‘神圣不可侵犯’的家庭时间。比如说,不管多忙,傍晚6时30分我都会准时上楼与家人共进晚餐,这段时间是‘不可侵犯的’。

我的职员们都知道,几乎只有全国紧急事件才能让我离开晚餐餐桌。”

“我一天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聆听她们对世界的看法,看着她们慢慢变得聪明、有趣、善良。那一小时让我重新充满能量,对未来充满希望。那个时候我仅仅扮演一个父亲的角色,或者说‘老爸’,没什么比这更美好的了。”

注重孩子的早期教育,就如给孩子安装了GPS,大踏步走却不会迷路或者误入歧途。

因为,你给ta的那些陪伴,与ta一起看过的那些书,玩过的那些游戏,讲过的那些心灵鸡汤,都是ta长大成人后,处理感情时展现的情商、解决危机时镇定的眼神、和体验幸福时毫无吝啬的反馈。

教育资讯
故事绘本
胎教知识
行为心理
智力发展
学前教案
幼儿园教育
亲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