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教 > 教育资讯 > 让孩子像王健林那样有一个“小目标”,1个亿不算事儿

让孩子像王健林那样有一个“小目标”,1个亿不算事儿

来源:文贝宝宝谷    阅读: 2.52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每天吃完晚饭,是我给我6岁的儿子讲新闻的时间。通常流程是这样的:我讲一到两条新闻给他听,然后他再自己组织语言将事情讲给妈妈听。以此来提高他的表达能力。

昨天打开各大客户端,便看到当天最火的“王健林的小目标”。

我跟他讲,今天最热闹的事情,就是有一个全中国最有钱的叔叔,他说“有许多年轻人啊,也想成为全中国最有钱的人,这个目标是对的,但先要定一个能达到的小目标,比方说先挣它一个亿。”

让孩子像王健林那样有一个“小目标”,1个亿不算事儿

然后看到段子手们留在着后面的段子,我就笑了。儿子一本正经地问我,“爸爸,你为什么要笑啊?”

我随口跟他讲,“大家都吓坏啦,说一个亿诶,居然在他嘴巴里变成了小目标。这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啊。”

让孩子像王健林那样有一个“小目标”,1个亿不算事儿 第2张

让孩子像王健林那样有一个“小目标”,1个亿不算事儿 第3张

让孩子像王健林那样有一个“小目标”,1个亿不算事儿 第4张

儿子说:“他讲得没错啊。成为最有钱的人是大目标,挣一个亿当然是小目标。他没有一个又一个挣一个亿的小目标,怎么能成为最有钱的人?”

我竟无言以对。

(二)

面对小孩子时,大人们总是无法克服自己的思维定式。比方说看到王健林的“小目标”,自然而然会优先去接受类似“钱果然不是万能的,是万达的”这样的段子,会习惯去通过调戏我们的首富来获得心理平衡感。

让孩子像王健林那样有一个“小目标”,1个亿不算事儿 第5张

没想到在孩子眼里,这会是一个相当励志的故事。我想起来前段时间跟他讲如何树立自己的目标时,还跟他解释过《易经》里的一句句子:

“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

意思是一个人制定了高目标,最后仍然有可能只达到中等水平,而如果制定了一个中等的目标,最后有可能只能达到低等水平。

王健林的那段视频,如果联系上下文来看,讲的也是这个意思,特别是他讲完“小目标”那句话后面讲的“那个科长问我一个亿的目标是不是有点高”的故事。

作为亡羊补牢,我把这个故事和儿子分享了一下。然后他奔奔跳跳地去找他妈妈,对他妈妈说,“我的大目标是造一栋很大很大的房子,我要先定一个可以实现的小目标,那就是周末先跟爸爸一起把我自己的书柜搭起来。”

(三)

我承认这是一个happy ending,成人世界里的一场段子手的狂欢,对小孩变成了很好的一堂树立目标、拆解目标的课程。

让孩子像王健林那样有一个“小目标”,1个亿不算事儿 第6张

而值得我去反省的是,平时生活当中,我们有太多习以为常的思维定式,会在潜移默化中带给孩子并不利于他们的改变。

比如我们对目标的要求,对成功的定义。

我们会下意识地告诉他们哪些目标是不合格的,哪些目标是好高骛远的,甚至哪些目标是可笑的——比方说听到“一个亿的小目标”,天然便觉得这是可笑的,不如先检查一遍孩子的暑假作业有没有做完。没做完的话,孩子的小目标只可以是赶紧把作业做完。

思维定式导致我们对人生与教育的理解太过单一,理解单一导致我们缺乏想象力。这些单一与于缺乏想象力转嫁到孩子身上,便是要求他们成功,却说不出成功的所以然来。我们总是要求孩子的目标远离媚俗,岂知我们自己正是最媚俗的那一个。

(四)

那应当如何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目标?

——告诉孩子听从内心潜能的呼唤,告诉他你的帮助只是为了唤醒他们找到隐藏在体内的特殊使命,告诉他人生不是一场由他人设计好程序的游戏,而是一段发现自我的旅程。只有靠自己一步一步去走,才不会面临无路可走的境地而不知所措。

——你的作用不是帮孩子指定目标,而是帮孩子指定计划。合理安排孩子的时间,不可操之过急或缓慢滞后,并在适时提供帮助。

——幼儿期的孩子谈不到大目标,但人格培养必须起步。家长要鼓励他们想象,让他们充满自信,懂得道理,并期望长大。而学习的启蒙阶段,孩子目标常飘忽不定,多而不稳,时过境迁后有很大变化,那是因为他们理想太容易受外界客观事物影响。所以,家长除了要规范自己的言行,还应适当控制进入他们头脑和心灵的事物,帮助他们在面临复杂的现实环境时,学会选择。

让孩子像王健林那样有一个“小目标”,1个亿不算事儿 第7张

其实可能道理大家都懂,然而知易行难,记得总是提醒自己——

切忌总用挑剔的眼光指出孩子的不足 ,打击孩子想从头开始的改变。

许多孩子没有目标,缺乏自信,这背后的原因是太多成人世界的思维定式进入了他们的头脑和心灵,让思辨能力较差的他们无所适从。

所以记得,在这个多元的世界里,做孩子们纯粹的正能量

教育资讯
故事绘本
胎教知识
行为心理
智力发展
学前教案
幼儿园教育
亲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