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教 > 教育资讯 > 热剧《小别离》,送青春期孩子出国真的好吗?

热剧《小别离》,送青春期孩子出国真的好吗?

来源:文贝宝宝谷    阅读: 6.91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当我还在为柴火妞该不该去临县读书,以便获取更好的教育资源而摇摆不定的时候。别人家的父母,北京城的富豪、中产以及平民,已经齐刷刷在考虑该不该在中学阶段将孩子送出国的问题。注意,不是送不送出去留学的问题,这个问题即便是《小别离》中的反对派童文洁、金志明都趋向要送。而剧中所有的矛盾纠结

作为家长丢工作、弃事业、遭遇婚变,作为孩子或叛逆、或离家、差点抑郁。值得吗?

热剧《小别离》,送青春期孩子出国真的好吗?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最近热映的《小别离》给我当头一记闷棍。

剧中有两个留学归来的成功范例:周佳成和李想。似乎告诉我们趁年轻出去走走,我们的孩子也可以阳光、自信有能力。可是等等……周佳成其实是土生土长的老美啊,她回中国才算留学,而且也是心智成熟后的大本实习吧。李想也是从小跟着外交官父母在国外游历,国内上中学也算是游历的一部分,与其说留学让他出色倒不如说是这种游历本身让他显得和国内九年义务教育的孩子不太一样。
在我看来,《小别离》中“小留学生”现象和前几年大热的寄宿很类似,可以说“小留学生”其实是“小寄宿生”的变种。
热剧《小别离》,送青春期孩子出国真的好吗? 第2张

先让我们来八一八寄宿制学校。
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最早提倡兴办寄宿制学校,2004年公布的《2003年—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强调“以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为突破口,加强西部农村初中、小学建设”。除了中西部农村中小学的寄宿学校外,民办学校也以寄宿制为主。
客观说,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有效改善了一批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对扩大中西部地区义务教育规模,保证中西部学龄儿童入学并完成义务教育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我们却不得不承认寄宿制学生长期处于缺乏家庭情感呵护及文化生活的封闭校园环境中,在情感、心理和安全等方面出现多种问题。
有人说孩子通过寄宿,可以培养自理能力和集体意识,教育专家尹建莉在《寄宿可能会害了孩子》一文中非常不认可这种说法。她认为这个说法很自私很伪善,推论也很浅薄:把孩子和父母隔绝开来,就可以锻炼出很强的自理能力;把孩子早早送入集体生活中,他就可以有很好的集体意识,善于和人合作。按照这样的逻辑,孤儿院的孩子受到的早期教育应该是最好的。
她举了栗子罗马尼亚的”孤儿院现象“这个例子。二战后,罗马尼亚陷入经济困顿、人口锐减的状态。政府鼓励生育,规定每个育龄妇女至少要生4个孩子,如果家庭无力承担这么多孩子的抚养责任,可以送孩子到政府出资的国家教养院,由工作人员进行集体抚养。该政策出台后,先后有6万多名婴儿一出生就被送进教养院,进行批量抚养。这些孩子后来几乎都出现行为异常,大多数人智力低下,情感发育不良。他们不会和人交流,无法形成对视和对话,独自坐在角落,不停地前后摇晃或不断重复某种刻板行为,对陌生人没有恐惧感,也没有沟通能力——这种情况,我们可以称之为“孤儿院现象”。
其实心理学上,有个叫哈洛的做了个鼎鼎有名的“恒河猴实验”。让新生的婴猴从出生第一天起同母亲分离,以后的165天中同两个母亲在一起——铁丝妈妈和布料妈妈。铁丝妈妈的胸前挂着奶瓶,布料妈妈没有。虽然当婴猴同铁丝妈妈在一起时能喝到奶, 但它们宁愿不喝奶,也愿同布料妈妈呆在一起。哈洛由此得出结论,身体接触对婴猴的发展甚至超过哺乳的作用——只有有饮食需要时,它们才去找铁丝妈妈,其余大部分时间则依偎在布料妈妈的身上。虽然这个实验的对象是猴子, 许多心理学家认为, 它对人类婴儿同样适用。
热剧《小别离》,送青春期孩子出国真的好吗? 第3张

”孤儿院现象“和”恒河猴实验”间接证明了父母之爱对于孩子心灵滋养的重要性。严重缺爱的孩子,其实也不仅仅是心理行为学改变,扫描他们的脑结构,会发现主控情绪的海马回、杏仁核等很多结构都不正常。
孩子刚出生时只是个“小动物”,是个纯粹的自然人。要成长为一个社会人,必须依循成长秩序渐次展开,宛如一粒种子必须依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过程成长一样。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一个人首先要满足温饱、安全感、爱和亲情等自然需求,然后才能发展出更高一级的自律、合作、利他等意识和能力。家庭的温暖,尤其母爱,是一个儿童成长必不可少的心理营养品。
可身边总有这样那样的成年人一再地无视儿童的自然需求,基于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替孩子勾画未来的蓝图。他们面对孩子时,更多的是进行社会化的功利计算,而不去顾及孩子作为一个自然人的需求。在孩子幼年时期就急于去发展他的社会属性,拔苗助长,早早减少他和父母相处的时间,其原始的自然需求得不到满足,那么社会属性也难正常成长、正常表达。综上,我和尹建莉老师的想法一致,不太赞同让孩子成为幼小阶段的“小寄宿生”及“小留学生”。
热剧《小别离》,送青春期孩子出国真的好吗? 第4张

再说回《小别离》中“该不该在中学阶段送孩子留学”这个话题。其实柴哥依旧不太认同中学阶段就送孩子留洋。中学阶段正好对应孩子的青春期,众所周知,青春期是孩子一生成长最为关键最为叛逆又最缺乏自控力的阶段。
从生物学角度分析人脑中有个叫做杏仁核的东东,位于大脑前端,有调节内脏活动和产生各种情绪的功能。杏仁核一般在20岁前才能完全发育成熟,它就好比是汽车的油门,诠释着为什么青少年喜好寻求刺激、开快车及爱冒险。人脑中起到刹车片作用的结构叫做前额叶皮层,却是大脑中最晚发育成熟的部分,它直接关系着人的行为。在正常情况下,额叶对其下层脑组织具有控制作用,当额叶没有发育成熟时,这种控制作用就会显得比较薄弱。一般来说,额叶在人体24岁时,才能完全发育成熟,这就是为什么青少年自控比较差的原因之一。
让孩子驾驶着一辆刹车不良的跑车疯狂前行,我承认我做不到,家长就该是做副驾驶适时帮助孩子点刹的那个人。
热剧《小别离》,送青春期孩子出国真的好吗? 第5张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青春期生理上的快速成熟使孩子产生成人感,而心理发展的相对缓慢又使他们处于半成熟状态,成人感和半成熟状态造成青春期心理活动产生种种矛盾。比如心理断乳与精神依托之间的矛盾,一方面孩子希望在精神独立,一方面又希望得到成人的理解、支持和保护;比如心理闭锁性与开放性之间的矛盾,一方面孩子认为成人不理解自己的想法,一方面又有诸多苦恼需要向自己认为可信赖的成人朋友吐露心声;比如成就感和挫折感的交替,孩子一旦取得成绩就激情满怀,一旦遭遇挫折就低沉沮丧。
青春期的孩子,貌似平静的躯体内经常掀起滔天巨浪,稍有不慎,心理就会走入歧途。《小离别》中青春阳光古灵精怪的朵教主,一言不合,还不是上演离家出走,差点抑郁的下场。
让孩子在异国他乡独自面对这样的心理冲突,也许最终冲关成功,收获超越同龄人的坚强心态,可万一失败了呢。生活毕竟不是一把梭哈,作为家长的我们不敢赌,因为输不起。

从家长的腰包角度分析出国留学的费用对于绝大部分工薪家庭都是一笔不菲的巨资,就像《小别离》中吴佳妮一家,筹措留学资金需要把自家住的房屋出售才行,后来得知每年的学费由20万涨到40万的时候,就算卖房也读不起了。要不是最后刹住了车,差点把女儿琴琴都给卖了(过继给姐姐)。这样砸锅卖铁,降低全家人的生活品质,一家闹得差点分崩离析,追求的不过是女儿尽早出国,值得吗?
童文洁在剧中说出了大部分陷入出国魔怔的家长的心态:我不能让我的孩子有一点点的遗憾。作为家长我很理解这些家长的心态,可是生活毕竟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一场马拉松啊。倾尽一个家庭所有,只是为了让孩子出国,真的可取吗?
理性想想,这些没有条件却硬要创造条件的家长,把有限的资金花在刀刃上,用来改善生活品质,用来提升每个家庭成员的软实力,而不是将所有家庭未来希望全都押注在孩子身上,会不会更好一点呢?
当然如果像剧中张亮忠那么壕,上赶着给国外图书馆捐钱的金主,自然随意就好。
热剧《小别离》,送青春期孩子出国真的好吗? 第6张

我很赞成一种说法,关于孩子的教育责任,家庭、社会、老师的比例是7:2:1,父母才是孩子教育的核心力量。无论是寄宿学校还是海外留学,都应该是孩子社会属性成熟后的更上一层楼。那种早早将孩子送往寄宿学校、送往海外的家长,貌似付出了很多,实则逃避了教育孩子的责任。建议还是先提升自我、开阔眼界,为孩子树立努力上进的榜样,而不是整天琢磨着如何将孩子送走。
抛开教育本身,一个孩子真正属于父母的时间只有十几年。等他成年了,不仅从心理上要自立,从空间上也要和父母分开了。如果不珍惜早期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其实就是错过了生命中许多最美妙的时刻。

教育资讯
故事绘本
胎教知识
行为心理
智力发展
学前教案
幼儿园教育
亲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