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教 > 教育资讯 > 在多长的时间维度考虑问题,决定了你孩子的人生

在多长的时间维度考虑问题,决定了你孩子的人生

来源:文贝宝宝谷    阅读: 2.81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小别离》这部电视剧的热度虽然已经过去了,但现实中的“小别离”却每天都在上演。特别是我近一个月来都在做家长的教育规划咨询,对家长们迫切想要从体制内教育“逃离”到私立学校和海外教育的心情更深有体会。

《小别离》这部电视剧的热度虽然已经过去了,但现实中的“小别离”却每天都在上演。特别是我近一个月来都在做家长的教育规划咨询,对家长们迫切想要从体制内教育“逃离”到私立学校和海外教育的心情更深有体会。但是反过来,从我接触到的海外华人教育风格来看,其实大家迫切要逃离的“应试”和“文凭”主义,往往是如本文所说的,“在国内对孩子可能性的压缩,对得到经济回报的急功近利,不过是在另一个空间再次重演罢了。”

虎妈的基因也许本来就存在于所有华人,乃至东亚文化的血液中。但是这篇文章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科幻般的视角:那就是把对时间的感觉拉长,越长越好。别让时间成为孩子的敌人,让这段旅程多点欢乐。


在多长的时间维度考虑问题,决定了你孩子的人生

“从多长的时间距离来考虑问题,同时认识到未来是可以被改变的,自然就会对你的当前行为和决策产生不同的影响。”

所谓小别离,实为小逃离

最近的《小别离》涉及的低龄留学,根本不是新现象。其抓人之处,在于里面的三个孩子,其实都不是太适合留学,除了他们根本没有提前规划之外,三个孩子的条件是一个没钱,一个没成绩,一个没特色。这样设定,当然才比较有情节上的张力。但是,假如家里有钱又学习好,是不是出国留学就会变得顺理成章呢?

按理说中国家长对孩子的依恋程度,是远远超过其他文化的。不管是什么样的家庭,都对孩子异常看重,这可能是因为独生政策的关系。实际上孩子是多数家庭的中心,而不是家长或老人。那么,耗尽家里资源把这个核心送出去,家庭不就早早空心化了吗?

何况国外教育自然有好有差,而把青春期的孩子送出国门,不管从亲子关系、文化传承还是青少年心理成长来说,都可以确定不是好事情。但是对剧中家长的动机的社会认同之众,可以说明,《小别离》实质上是对中国教育系统的一记重重的耳光。家长和孩子们的行为,等于是在唱着那首几千年前的歌曲: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我觉得中国教育界,不管是中学还是大学,都应当为此坐立不安。你们是做得多差啊?孩子们不管有钱还是没钱,会读书还是不会读书,都疯一样地要逃离你们,你们是有多招人厌恶和恐惧啊?

这当然不能归咎到具体个人的责任。在我国的教育制度下,时间已经隐隐约约变成了每个孩子的敌人。那些家长看起来的不理性行为,其实反而是来自由于骨肉亲情而生发出的,几乎是动物本能的独特敏感。

现在的教育制度

就是一个失去时间感的现实扭曲力场

什么是现实扭曲力场?

看过《星际穿越》的人应该知道,「现实扭曲力场」(Reality Distortion Field),这个词特指外星人通过精神力量建造了新世界。

这个词在现实社会中第一次出现是用来形容苹果创始人乔布斯的强大气场(或洗脑能力),指他能用过人的表达、坚定意志力来扭曲事实以达到目标的迫切愿望,从而形成视听混淆的现实扭曲力场。

按照康德的说法,我们人类都是用时间和空间这两个概念来认识世界的。空间感还好说,可以直观感觉,时间感是非常不直观的,基本上我们只能把利用空间来作为时间概念的隐喻,比如说,用空间的前/中/后来比喻时间的过去/现在/未来。人们常常说,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回顾」、「展望」与空间相关,你是往「后」回头与向「前」展望;而「过去」、「未来」则是时间名词。人类像思考空间一样思考时间,这就是语言学著名的时空隐喻。

但是,如法国诗人瓦雷里所说的:

我们不得不经常使用比喻,但在比喻与事实之间不假思索地画等号是愚蠢的。比喻在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让我们瞥见某种真相的同时,也把谬误和假象暗中塞给了我们。

很多人之所以喜欢穿越类的故事,因为他们把时间和空间完全同一,所以老是要想好像从立足点往后或往前跳跃的思路。而实际上,时间的特点,是过去行为对现在状态和选择余地的影响,和现在的行为对将来的影响,这和空间的前中后是完全没有对应关系的。

人类的历史和具体的人生是不可预测的,然而确实是可以被影响的,这也正是历史和人生有意义的地方。

所以,假如能有敏锐的时间感,我们就会发现,从多长的时间距离来考虑问题,同时认识到未来是可以被改变的,自然就会对你的当前行为和决策产生不同的影响。

在多长的时间维度考虑问题,决定了你孩子的人生 第2张

▲在自我移动隐喻中,我们正在朝着未来的发展方向。在时间移动隐喻中,未来正向我们走来。

记得前几年有位朋友家的孩子来找我聊聊。他刚上高二,成绩颇不理想。看了他的考卷,我其实也没啥具体建议的。只是跟他说了两点:

第一:对他最重要的是两年后的那次考试,之前的都毫无意义;

第二:他唯一的限制就是时间有限。

那么怎么办呢?既然语文这东西要从小学起,那你就根本不要去指望补习了。英语其实语法很简单,那你从现在开始,尽快在半年内把高考需要的词汇背诵完,而不能跟着老师的单元进度来。数学呢,找个好的补习老师,看看高考会考到什么样的概念,从现在开始一个一个掌握。反正,一定要从大脑里放弃对老师教学进度的跟随和任何单元考的顾虑,要有自己的节奏。后来他高考的成绩倒是果然不错。

这种思路看似简单,但是我们现有的教育制度却是一个高效的现实扭曲力场,悄悄剥夺了孩子的长距离时间感。我见到多少孩子都深陷其中,被每次考试的老师评点和同学比较所牵制。其实就是被压制在当前当地的时间区间中,放弃了大多数主动性和可能性。

而且以上这个例子,不过是把考虑时间从一个学期扩展到两年而已。而对于孩子来说,其实真正适合的时间单位,都应当以十年二十年来做基准。

在多长的时间维度考虑问题,决定了你孩子的人生 第3张

“我们现有的教育制度却是一个高效的现实扭曲力场,悄悄剥夺了孩子的长距离时间感。”

在多长的时间维度考虑问题

决定了你孩子的人生

本来,对每个家庭来说,培养孩子必然是一个长达二十几年的过程,最终目标,是希望孩子拥有幸福丰盛的人生。从此出发,哲学家怀特海在他的《教育的目的》中写道:

我们必须记住,自我发展才是有价值的智力发展,而这种发展往往发生在16岁到30岁之间。至于说到人的培养,人们所受到的最重要的培养是他们12岁以前从母亲那里接受的教养。大主教坦普尔的一句名言可以说明我的意思。一个曾经在拉格比公学读书时成绩平平的男孩,长大后取得了成就,这不禁使人感到惊讶。坦普尔大主教的回答是:“人们18岁时怎么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后来会如何发展。”

可是,在学校的无数考核中,孩子的时间被分割成一块一块,(每次小测验,每次大考),好像流水线的道道品检。孩子和家长,每天只是忙着一道道地通关,随波逐流,慢慢丧失了时间感。这样一直到了可怕的初三时期,家长才会往往突然意识到,时间彷佛已经变成了孩子的敌人。某个时间点步步逼近,准备把孩子吞噬到一个看不清的黑洞里去,一切都缺乏可能性和可变性。这就给家长造成了看似无理性其实是可以理解的恐慌和挣扎。

在多长的时间维度考虑问题,决定了你孩子的人生 第4张

“到了可怕的初三时期,家长才会往往突然意识到,时间彷佛已经变成了孩子的敌人。这就给家长造成了看似无理性其实是可以理解的恐慌和挣扎。 ”(图片出自“小别离”)

《小别离》里的三对家长,都对国外留学一知半解,所以他们的送子留学,不能被看成一种投奔,而是一种出于本能的惊惶逃离。

然而,这种本能的逃离,其实未必能达到初衷。孩子去国外读书,并不仅是为了逃避国内苛刻的考核,总还是希望能有进一步的学业成就。但是如果孩子的留学,已经耗用了家里的大部分资源,那么,家长怎么能让孩子去报那些艺术、人文之类的不太来钱的专业呢?不管孩子的志趣如何,孩子必然还是得报一些会计啦、工商之类表面上看来钱快的工作(其实也只是表面上而已)。这样,在国内对孩子可能性的压缩,对得到经济回报的急功近利,不过是在另一个空间再次重演罢了。

更何况,所谓的小别离,据说是说什么中产阶级家长希望让孩子继续留在这个阶层或向上跃迁的理由,这在大家一窝蜂留学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实现。能花个二三十年捞回本钱就不错了。

以我们的近邻为例。

韩国现在的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就是很多原本家境不错的老年人晚年凄凉。因为他们把生平积蓄都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上了,可是孩子长成后,要维持自己的生活就捉襟见肘了,虽然韩国讲究孝道,但是年轻人确实没有能力再接济老人了。

以前有个说法,农村家庭出个大学生,往往把家里搞穷了。中产阶级培养美高学生,是否也会出现这样的境况呢?

在多长的时间维度考虑问题,决定了你孩子的人生 第5张

“随着时间的流逝,孩子总有一天要面对这个可怕的事实:在时间源头的童年,他所曾经拥有,家长也曾经满怀希冀的多种可能性已经消失......”(图片出自“小别离”)

顺便说下,教育本质是一个认知问题,根本不是个社会阶层的问题,高官的孩子也有这个问题,学校老师的孩子也有这个问题。

家长必须得问自己,希望孩子拥有什么样的人生?这是没有标准答案和操作流程的。

没有标准答案和操作流程,才是人生的真相。如果随波逐流,那么,时间就会从孩子的朋友变成孩子的敌人。

随着时间的流逝,孩子总有一天要面对这个可怕的事实:在时间源头的童年,他所曾经拥有,家长也曾经满怀希冀的多种可能性已经消失,他只能无奈地进入LONGGREY CHINESE MANHOOD (漫长而灰暗的中国式成年生活)。

为什么人生变得漫长不是好事?那是因为失去了可能性,这样时间是在消耗你而不是成就你。而这种消耗,其实从学生时代就开始了。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最近有个广告:“生活,不应成为孩子的重担。”这广告针对的是贫困儿童。然而,对于城市中产阶级的孩子,他们不就正拥有成为负担的生活吗?

我们可以拿资料比较齐全的香港做个比较。从2004年起,香港青少年自杀身亡的人数维持在每年20人至30人之间。香港孩子们被当成「功课奴隶」也已经是老问题了。当每日的生活成为负担,如果不能令孩子们存有对未来生活的模糊但大致明亮的盼望,那么,认识不到“生有何欢”,自然地就可以推论出“死有何惧”。

每日读书、考试、升学,在人生的少年时期,本来就不应该只止于此。《文明的故事》的作者马克斯·克鲁泽说:

我相信,至少有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当他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根本没有意识到,生命对于他们来说曾是一个多么难得的大好机会。

这就是一个来自更长的时间维度的考虑,从整个生命的长度来考虑。如果一个家长考虑的是,赋予孩子生命,其实是应当赋予他们一段充满惊喜和可能性的时间旅程,那么,如何让这段时间成为孩子的朋友而不是敌人,让这段旅程成为一个历险而不是一个役期,也许每个家长是可以多加考虑的。

而从教育界来说,本来中国这样具有悠久的文化传统,极其重视教育,又有近三十年的快速经济增长的国家,是应当能发展出非常优秀的教育体系的。这样大量考虑小别离的家庭,意味着他们愿意每年交30万学费,愿意付出很大的心力去求学,这本身就可以支持一个比较出色的教育机构。现在又不是清末民初,留学本来只应当是一种小众的选择,而不是一种大众的潮流。

可是,现在却是孩子们小小年纪远走他乡,家长们耗尽家财骨肉分离。每天不断发生的小别离,是对一个国家的未来(不管是社会结构的粘合还是精英阶层的形成)多大的损耗啊。

在多长的时间维度考虑问题,决定了你孩子的人生 第6张

“孩子们小小年纪远走他乡,家长们耗尽家财骨肉分离”(图片出自“小别离”)

从长远来想,这种小别离如果成为大风潮,实质上就是透支了中国的未来。中产阶级把多年积蓄的财产都送到大洋彼岸去当学费了,大量有前途的年轻人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期的的15-25岁(假设至少读到硕士的话)都在国外度过,对本国文化的理解和对感情自然大打折扣,这样社会中间阶层的财力和人力都被自然掏空了(或者说被驱赶出去),是谁之过呢?就此来说,时间也会变成整个阶层,甚至整个国家的敌人。

连龙永图都送外孙女出国去了,这种小别离,未必不会成为教育系统成员们自己的选择。每个老师都觉得自己也与此无关,可能看电视看得很开心吧。然而,波兰诗人斯坦尼斯洛.勒克写道

雪崩发生时,每一片雪花都认为自己是无辜的。

教育资讯
故事绘本
胎教知识
行为心理
智力发展
学前教案
幼儿园教育
亲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