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教 > 学前教案 > 孩子哭时逼他笑,竟有这么残忍的父母!

孩子哭时逼他笑,竟有这么残忍的父母!

来源:文贝宝宝谷    阅读: 2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舟舟妈妈:我儿子1岁半了,一言不合就大哭大闹,有些是明显不合理的要求,讲道理完全不管用,只好冷处理。

心心妈妈:我家女儿3岁半了,最近几个月亲子的小船说翻就翻,动不动就发脾气、跺脚、摔东西,有时还拍桌子、打人,要不就生闷气,自己上床睡觉。反正是她错了你不能说,非要顺着她才满意。

萧萧妈妈:我的儿子快4岁半了,总爱哭,每天起床后都要大哭一场,好好哄也没用,说多了还打人,扔东西,不让别人说话,一切都要听他的,直到对他做出小小的惩罚,他才会停止哭闹。

“妈妈怎么不懂我、不帮我呢?”

很多时候孩子会因为很小的事情闹脾气。这个时候,“事情”更像是一个导火索。在孩子发脾气的当下,他们的真正需要不是物质上被满足,而是情感上被理解。比如下面这个案例:

已经要睡觉了,3岁女儿要吃饼干,妈妈打开罐子,发现里面只有一块了,于是拿了出来递给女儿。谁知孩子刚接到手里,饼干就碎成了两块。

看着手中的饼干,女儿马上就变了脸,将饼干随手扔了,并大声哭了出来:“你把我的饼干弄坏了,给我赔。”

这种时候,一些家长会用物质来满足孩子,希望孩子停止哭闹,乖乖去睡觉。却不知道,如此一味满足,很容易养出只知索取、且无法等待的孩子。

还有一些家长会认为孩子不可理喻而大发脾气:“家里没了,这么晚,又不能出去买,我怎么赔你啊?碎了不是一样能吃吗?”,或者贴标签:“你怎么这么无理取闹”,或者干脆冷处理。

这样做的后果相信很多家长都有体会,孩子很可能依旧不依不饶,甚至就地打滚。这些家长从未发现孩子发脾气时内心到底在体验什么,又渴求什么。

比较好的做法是什么呢?这位妈妈是这么做的:

我故作神秘地说:“嘘,你听。”(理解并接纳孩子此时追求完美的敏感期特点,保证情绪的稳定平和。)

孩子被我的举动吸引了,抽抽搭搭地问:“听……听什么?”

我假装将耳朵凑到饼干跟前,仔细听了一会儿,说:“两块小饼干在说话。” (游戏化成功转移孩子注意力。)

显然,孩子的好奇心被激发了起来,于是停止了哭泣,问道:“它们在说什么?”

我又假装听了听,然后对她说:“它们说,我们没有坏,不过得赶快把我们吃到肚子里哦,这样我们就能在一起了。”

孩子一听,赶紧拿起两块饼干,风卷残云般地吃到肚子里,然后问:“它们在一起了吗?”

我又将耳朵凑到她的小肚子上听了听,然后说:“在一起了。”孩子开心地笑了。(从故事和想象层面满足孩子对于完美的追求。)

很多家长不明白:孩子有事为什么不能好好说话,总要大哭大闹一场才行?其实我们想一想自己也是,就如案例中的孩子,你面对的时候都忍不住要发脾气,因为什么?因为孩子的做法你不满意,所以你会发脾气。其实孩子也一样,因为饼干碎了,正处于完美敏感期的孩子不满意了,当然就会发脾气。

尤其是3岁以前的孩子,还不能更好地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绪,会更倾向于用 “行动”来表达情绪和行为(如高兴了就开心大笑,生气愤怒了就会哭闹、发脾气等)来告诉我们,他们的内心世界发生了什么。

孩子哭时逼他笑,竟有这么残忍的父母!

“我真的很无助、很绝望,只能打自己。”

很多认为孩子发脾气就是在无理取闹的家长,当孩子的哭闹声让你烦恼不已,你的耐心已经到了忍耐的边缘,无计可施的你只有用你最擅长的方式来阻止孩子的大哭——比他的哭声更大声地吼回去。这会让孩子觉得家长非常可怕!

因为,发脾气的孩子自身同样很苦恼:“我真的很无助、很绝望。”“爸爸/妈妈不懂我、不帮我,我不知道怎么办,只能自己打自己。”

就像文前视频里罗静博士所说的,有些孩子发脾气时不是向别人发,而是指向自己,不仅打自己,甚至有些孩子还出现了撞墙行为,在父母看来是一种“自虐”的行为,这肯定是父母在孩子出现情绪问题时给予的反馈太严厉,让孩子觉得太可怕,孩子知晓自己的情绪、自己的愤怒是不会被父母允许的,在情感上得不到理解,无法向外发泄,只能指向自己。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很可能会变成一个非常胆小的、连自己的正当权益都不敢争取的孩子。

孩子哭时逼他笑,竟有这么残忍的父母! 第2张

6个办法,帮助爱发脾气的孩子学会自我控制

当孩子情绪的“暴风雨”来临的时候,家长保持情绪平和,接纳孩子的情绪是最主要的。下面这5种实用的做法,让你轻松地帮孩子学会自我调节和控制,不必再着急上火。

1公共场合,幽默化解

孩子在公共场合发脾气,几乎是所有家长都会遇到的问题。家长大可不必觉得没面子、尴尬,而向孩子发脾气,要知道,你在众人面前打骂孩子,啪啪抽的都是自己的脸!

此时,完全可以开个小玩笑,比如说:看起来我们有点家务事得要私下处理了。如此轻松的状态,既能打消旁边人看热闹的兴趣,也缓解了自己的尴尬,然后带孩子到一个相对安静的地方,慢慢了解缘由。

2

不要在孩子情绪激动时处理问题

因为孩子在发脾气的时候,他整个人都是关着耳朵,听不见的。就像溺水的人,此刻他们最需要你把他们从情绪的洪流中救起来,而不是这样的时刻还在跟他讲道理。

父母需要做的就是用目光安抚孩子,轻轻触碰他的脸、手,搂他在怀里。你的举动能够让孩子体会到,你是明白他和理解他的。等孩子哭完,你可以再告诉孩子,下一步该怎么办,或者和孩子商议解决问题。

3

避免用自己的愤怒回应孩子的愤怒

父母一生气,就容易使用一些过激的词汇,比如:

给孩子贴标签:你这个熊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

威胁孩子:如果你不乖乖的,我就不要你了!

专制命令:不许哭!现在闭嘴!

给孩子负能量:你这种孩子,以后能有什么出息!

父母一定要先控制自己的愤怒,否则你的愤怒将会使孩子的情绪发酵扩大。最好的方式是用平静、温和的声音响应孩子,表达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意愿——关心孩子,只有这样,你说的话才会被孩子吸收。

4

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尤其适用于3岁以前的孩子。3岁以上,可以用语言清楚表达的孩子,父母不妨给孩子时间和机会,鼓励孩子表达,并且不加评判地倾听孩子。

5

失控可以,但要对失控的后果负责

最后,孩子冷静下来后,父母还能做什么?父母需要让孩子知道:虽然生气、愤怒的情绪是正常的,但是处理这些情绪的方式不同,后果就不同。若处理的恰当,就值得鼓励;若处理的不恰当,甚至造成了一些损失,那就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

6

做个关于失控的约定

孩子情绪平复后,父母还可以跟孩子做个关于失控的约定。比如约定在行为失控或口不择言之前,尝试大声将自己的感受说出来:“我生气了,很生气。”父母才能更好地关注到孩子的情绪变化。

孩子哭时逼他笑,竟有这么残忍的父母! 第3张

一个孩子敢在父母面前哭闹撒泼,起码说明一件事:他认为在父母面前发泄情绪是安全的。这也说明,你们的亲子关系,基础还是不错的。

所以,在孩子发脾气时,父母所扮演的角色应该是,作为孩子的一个可靠的、有爱的容器而存在,这个容器可以暂且存放孩子的情绪,为孩子梳理自我提供了一个安全、可控的缓冲空间。这样孩子就会逐渐吸收到父母给予的力量——“没有关系,我可以控制。” 这样的长大的孩子,也更不容易无故发脾气,即使发脾气,他也能较快地处理好,而不是一言不合就开撕,甚至是做出伤害自己的行为。

教育资讯
故事绘本
胎教知识
行为心理
智力发展
学前教案
幼儿园教育
亲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