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教 > 学前教案 > 当心,别把孩子养成了“滥好人”

当心,别把孩子养成了“滥好人”

来源:文贝宝宝谷    阅读: 9.92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当心,别把孩子养成了“滥好人”

要说这段时间最火的话题是什么,肯定是里约奥运会。要说这段时间最火的话题人物,肯定的洪荒少女傅园慧和国民老公宁泽涛。

来看两段刷屏无数次的赛后采访:

记者问通过预赛的傅园慧:“你这个状态有所保留吗?”

“没有保留!我已经......我已经......用了洪荒之力啦!”

记者接着问:“是不是同时也对明天的决赛充满希望?”(这一问明显是央视的套路

啊,怎么着最后也得走个形式跟电视机前的父老乡亲表个决心啊!然而傅园慧……

“没有,我已经很满意啦~”

姑娘离开采访区,留下记者无言以对。

再看对宁泽涛的采访,宁泽涛预赛的成绩排在小组第五名,应该是无缘决赛。所以

记者问:

“是不是状态不好?”

“没有没有,就是这个状态。”

“是不是没发挥好?”

“不是不是,就这个水平。”

“是不是没适应好?”

“没有没有,适应的挺好的,”

“之前胃疼,现在是不是不舒服?”(我已经给你很多台阶了,快说你身体不好,这样“你没进决赛我们才好给你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啊)

“没有没有,状态挺好的。”

宁泽涛离开采访区,留下记者无言以对。

对此,网友们纷纷表示被耿直的游泳队员征服了,同时也表示,这些运动员咋不按套路走啊,心疼央视记者。

是的,这两位直来直去的运动员都拒绝了套路,拒绝了台阶,拒绝了高姿态的表态,也拒绝了给自己找任何借口。他们勇敢的说出了“不是”、“没有”这些话,他们勇于表现真实的自己。

观众们对他们的评价是:不虚伪、不做作、很努力、很真实。他们的采访能够迅速走红,受到大家的欢迎,实际上也说明了这种“真实”的稀缺和可贵。

当心,别把孩子养成了“滥好人” 第2张

什么时候开始

“实话实说”成了“不懂事”

我们一直以为孩子是最无忧无虑的,最能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连孩子的“实话实说”都成为了一种不被认可的“不懂事”。

记得前段时间有个新闻:

合肥11路公交车上,一位老人要求一个小朋友给他让座,但小朋友因感冒难受,一直在咳嗽,没有同意。老人咄咄逼人并拍了小朋友的照片和视频说要曝光她,孩子的母亲很生气说要下车。老人:“像你们这样不知道尊敬老人的快点滚吧。”

这件事当时引起热议,好在大家三观都很正,一致在谴责老人倚老卖老。不过生活中,用道德绑架孩子的事情却是屡见不鲜。

“小朋友,能不能把你手上的西瓜给阿姨吃一口啊”

“不能”

这孩子真小气,也没有分享精神,一点也不讨人喜欢。

“小朋友,你这次考试能不能考双百分啊”

“不能”

这孩子真没自信,你得好好学习考双百分知道吗?

“小朋友,过来给我们表演个歌曲怎么样啊?”

“我不想演”

这孩子真内向,一点也不开朗,你看我们家孩子,让唱歌就唱歌,唱得还挺好的呢。

“小朋友,一会跟叔叔回家好不好,叔叔家有好多好玩的和好吃的”

“我不去”

这孩子真固执,不识逗。

当心,别把孩子养成了“滥好人” 第3张

不会说“不”的孩子会快乐吗

我们一方面要求孩子要诚实,另一方面,当孩子诚实的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之后,很多人又会给孩子贴上这样那样的标签,指责孩子不该这样。

我们一方面希望孩子能够出类拔萃,不墨守成规,一方面代代相传的好孩子的标准,就是孩子要乖,要听话,要服从。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好像没收了孩子说“不”的权利。

在吃饭的问题上,不许说不,不许挑食,最好给什么吃什么;在学习的问题上不许说不,不许偏科,不许贪玩,最好门门功课100分;在日常交往中不许说不,要做一个讨人喜欢的孩子,最好让亲朋好友都夸奖。

可是不会说“不”的孩子会快乐吗?

我们生活中能见到一些凡事不会说“不”的人。当被赞美、被认可时,他们才仿佛觉得自己有了存在感。他们不懂得拒绝,即便内心不大愿意,也要表现出开心接受的样子来。一旦受到身边人的指责时,又内疚、难过。这样的人似乎始终被牵着牛鼻子走,内心压抑活得很累。

说“是”、“好”、“可以”,能够帮孩子赢得更多的朋友,争取更多的机会,甚至可能会让孩子一生安稳。

但是我们需要知道,阻止一个孩子说“不”的能力,将使孩子的一生残缺不全。“不”这个字,帮助孩子和他们不喜欢的事物分开,给予他们选择的力量,并保护他们。

当心,别把孩子养成了“滥好人” 第4张

学会拒绝,

会让孩子受用一生

卡勒德·胡赛尼在他的名著《追风筝的人》里有这样一句话:“一个不能为自己挺身而出的孩子,长大后只能是个懦夫。”父母其实需要了解到,为自己挺身而出,表达真实的想法其实是孩子生命成长过程中很重要的一步。

【1】学会拒绝他人,孩子才能坦然的接受他人的拒绝。

连父母都无法做到对孩子有求必应,更何况其他人呢?拒绝是人生必须经历的一课。

当孩子想要占有其他孩子心爱的玩具的时候,让孩子换位思考,想想别人拿走他心爱的玩具时候的感觉往往是个可行的办法。

孩子拒绝过其他人,他才会明白什么是与人相处的界限。别人这样做,让我觉得很为难、很不舒服,所以我说了“不”,我享受到了“拒绝”带来的益处。那么当我这样做的时候,别人也有权利对我说“不”,我也要做好被拒绝的准备。

【2】学会拒绝,有的时候是一种自我保护。

有研究说,因为父母从小教育孩子:“要乖,要听成年人的话”,所以9岁以下的孩子对“性罪犯”很少会说“不”。

所以很多儿童教育领域的专家一直都在呼吁:父母可以让孩子知道,如果觉得不对头,比如有人想触摸他们的私处,让他们觉得很害怕或很不舒服,孩子可以用“不” 来拒绝成年人的要求。必要时,孩子可以大声呼救。父母不会怪罪他们。如果明知有人让孩子做不应该做的事:比如,抽烟,欺负别的孩子,那么孩子也可以向他们说:“不”。

【3】学会拒绝,才能活出自己的风格与热度

傅园慧在自己20岁生日的长微博上写着:

人,都应该为自己而活。活出自己的风格与热度。不要再忍辱负重,委曲求全了。去做个咆哮的小园园吧。虽然看着狰狞了点。可是毕竟开心哪。

想想我们成年人,经常会有不忍拒绝、不好意思拒绝、不敢拒绝的时候,因为我们会害怕对方生我们的气,不认同我们,不喜欢我们,甚至可能会因为我们说了“不”,对我们耿耿于怀,在其他事情上报复。

但是如果我们不拒绝,全盘接受,可能又常常会觉得自己懦弱、讨厌自己。或者觉得他人太可恶,总是占我们的便宜。

就这样我们总是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不断地折磨自己。所以成年人应该也是可以推己及人,了解孩子们的恐惧和不安。

我们需要教孩子懂规矩、明事理,也需要教会孩子了解自己的情绪,尊重自己的内心。凡事都有不止一种解决的方法,他本不必小小年纪,就学会委曲求全。他可以在道德与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自己的想法而生活。

我们需要让孩子明白,尊重他人和取悦他人是不同的,任何人都无法满足所有人的要求,如果某个人的要求或者某件事情,让你觉得侵犯了你的权利,让你感觉到了委屈和难堪,那么你可以勇敢的拒绝,爸爸妈妈会维护你,坚定的站在你的身边。

教育资讯
故事绘本
胎教知识
行为心理
智力发展
学前教案
幼儿园教育
亲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