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0-1岁 > 婴儿健康 > 提升bb复原力 父母可以这样做

提升bb复原力 父母可以这样做

来源:文贝宝宝谷    阅读: 2.63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遇到逆境就逃跑和躲起来的宝贝,如果长时间没有从狭小的自我空间走出来,他的现实感会大大降低,有人发展成人格障碍甚至精神疾病,那时候再治疗就非常困难了。

方案1.复原力的第一个标准,是提升接受并战胜现实的能力。

提升bb复原力 父母可以这样做

培养宝贝的现实感必须从小做起。这个“小”,大概是在2-3岁,并不是越小越好。有的母亲告诉我,她十几天的婴儿哭闹时,她能分辨出他是真饿了还是在无理取闹。倘若是无理取闹,她和保姆坚决不理宝贝,要从小培养宝贝的好习惯。这番话让我十分震惊。我了解的情况是,婴儿期的宝贝还没有照顾自己的能力,不能分辨自我和外界,母亲就是他的一切。如果母亲不能给予他无条件的爱和接纳,他将不再信任任何人,不再喜欢这个世界,讨厌自己,长大后会极度缺乏安全感。

2-3岁后,宝贝有了比较清晰的自我意识,家长要做的是在旁边伴随,伴随他体验这个世界带给他的一切。常见的、但是非常有问题的做法是,家长代替宝贝探索世界、获得经验,直接把现成的经验告诉宝贝。比如怎样和同伴相处。所有的动物都是在从嫉妒、争斗到互助、眷恋的过程中学会处理同伴关系的,但是人类却要在第一眼看到宝贝和同伴抢玩具时拉开他们,批评宝贝不应该抢,要谦让,等等。

家长代替和宝贝取得经验,剥夺宝贝探索世界的乐趣,导致宝贝不会用自己的方式适应新环境。面对一个不熟悉的环境或面对挫折的时候,宝贝除了无助、无力外没有别的办法。

父母可以这样去做

1. 1岁前给宝贝丰富的感觉刺激

人的感觉有五种:触觉、味觉、嗅觉、听觉、视觉。家长提供的刺激越丰富,宝贝的感觉系统越发达。将来TA对外界信息的获取、识别、判断就会越准确,现实感越强。

2. 1-3岁期间鼓励宝贝去活动和探索

这个时期的好奇心非常强,宝贝天生是爱学习的。这个学习,不是大人的灌输,而是来自宝贝的直接经验。有的家长怕宝贝出危险而减少宝贝的活动范围和项目,实际上是得不偿失。

3. 3岁以后要继续培养宝贝的自主性

不要事事干预、指点。宝贝上幼儿园、上学了,面对的是更复杂的关系和任务,家长要继续培养他的自主性,并且给予他相对大的自由。即使宝贝按自己的做法不可能得到最好的结果,家长也不可以阻止他。举例来说,宝贝写作业,开始比较马虎,不喜欢检查作业,往往对付完了就玩去了。家长要做的是用较少的言语询问和提示宝贝在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这样做会有什么结果,帮助宝贝明确事情的原因和结果之间的联系。只要宝贝知道了即可,不要代替宝贝做决定、帮他检查作业甚至威逼利诱。

4. 尊重宝贝认识世界、掌控自己行为的努力

如果代替宝贝做决定,或是帮助宝贝营造一个有利但不真实的环境,宝贝便失去了认识世界、掌控自己行为的训练机会,自然这方面的能力就差。什么叫有利但不真实的环境呢?我看到有的家长特别善于和老师搞好关系,于是老师很照顾这个宝贝。宝贝得到的便是有利但不真实的环境。类似的情况很多,老师、教育局长、高官、名人或富人的宝贝在学校受到老师的优待,但是他们不会自己解决问题,不会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长大后不能适应社会。

方案2.复原力的第二个标准,是提升宝贝在危难时刻寻找生活真谛的能力。

动物的生死繁衍与人类有相似之处,宝贝在养动物的过程中会体验到爱、憎、责任、对死亡的悲伤等重要的情感,将来遇到人的类似情况会有心理准备,并且加深对人生的认识。

父母可以这样去做

1.和宝贝一起养小动物

我的一个朋友非常自信而阳光。她只有24岁,来自小城市,并非名牌大学毕业,但她能够凭自己的力量在北京找到喜欢的工作,照顾好自己。她从初中起就已想清楚将来做什么职业,并且开始做各种准备。在交谈中我得知她的父母非常开明,尊重她的意见。父母有意地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在家中养动物。她说,她们把能在家里养的所有动物都养过了。

我也见到来咨询室的一个3岁的女孩,她对我养的猫格外感兴趣。我建议她母亲给她养一种动物,但是母亲为难地说:“要是动物死了怎么办?我自己都受不了,我怎么向她解释、安慰她?”其实,是我们大人不能承受生命之重,并且把自己的忧虑投射给宝贝。是我们大人在恐惧的驱使下,把自己囚禁在小小的空间里,所以不能允许宝贝打开更大的空间。

2. 陪伴宝贝经历痛苦

大人怕看到宝贝痛苦。从小宝贝摔了,老奶奶就打地板,说是地板不好,把宝宝弄疼了;打针的时候,医生说乖乖地打完给糖吃;再大一些,父母离婚了不告诉宝贝,妈妈说爸爸出差了。大人可以运用一些小技巧转移宝贝的注意力,不经历痛苦,但是那给宝贝的是不完整的生活。宝贝从大人那里得到的信息就是:我要想办法逃离痛苦。但是恰恰是痛苦,常常给我们一记闷棍,让我们听到真相,让我们对人生产生真实的认识。心理咨询师面对的都是痛苦的人,然而他们痛苦的原因恰恰是不能承认和面对痛苦。一个人若从小就习惯于逃避痛苦,长大后他也会遇到挫折就逃跑,逃不掉就产生这样那样的心理疾病。

3. 对自己诚实给宝贝做榜样

身教胜于言传,毋庸置疑。宝贝相信他看到的、感受到的非语言信息,没有宝贝相信言行不一致的家长。可是没有几个家长能做得到身教和言行一致。我建议家长自己若做不到就不要那么高标准地要求宝贝。我们看到,家长戒不掉烟却要求宝贝非常自制,家长挑食却要求宝贝什么都吃。有一位30多岁的父亲要求儿子积极进取,但是自己对职业前途已经失望了,只是在混日子。家长停止了成长的脚步,自欺欺人、麻木地生活,但是希望宝贝有一个辉煌的前途,这种情况不在少数。我认为这是现代中国家庭一个普遍的问题。宝贝最讨厌满嘴大道理,都是讲给别人听的人。我不主张家长自律节制、道德高尚,不过最起码家长要对自己诚实,做不到就是做不到,不要在宝贝面前伪装成自律节制、道德高尚的人。

4.与宝贝探讨人生意义以及理想等人生哲学话题

不是要教给宝贝大道理,而是多倾听宝贝的想法,平等地探讨。记住,没有正确答案。最忌讳的是在宝贝谈到这类话题的时候,大人轻蔑地笑道:“小宝贝懂什么?把学习搞好将来就什么都有了!”,或者家长忙和手中的活,把宝贝支开。有不少儿童读物是有关这类话题的,非常通俗好看,对大人颇启发。推荐:《写给宝贝的哲学启蒙书》(一套5本,话题涉及生死、信仰、自由、对错、爱情、尊重、权威、民主、真实等)、《天蓝色的彼岸》(关于死亡、灵魂、轮回)。

方案3.复原力的第三个标准,是提升宝贝随机应变想出解决办法的能力。

家庭教育的失败在于没有培养宝贝解决办法的能力,却帮宝贝把问题解决掉了。宝贝遇到的难题都是帮助他们成长的机会。家长往往只看到难题是横在宝贝面前的绊脚石,没有有效地利用它。古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成人的社会里,事业成功的人不见得都是名牌大学的尖子生,倒是头脑灵活,喜欢琢磨想办法,同时意志坚定的人。今天的教育模式不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反而教给宝贝的都是死板、教条、僵化的东西。给学生一种错觉:以为世界就是这样僵化和一成不变的。

菁菁的故事中,菁菁离开中国的学校和家庭环境,面对一个充满变化的环境时,显得多么无能!因为她十几年的生活中没有练出随机应变想出解决办法的能力,要怪就怪她的父母代替她解决问题的情形太多了。

我的一个前任同事二十多岁,失恋一年后仍然不能自拔,处于严重的抑郁情绪之中。他不仅失眠、抽烟,而且无法集中精力工作。失恋的确很痛苦,但是绝大多数人症状持续的时间都不会象他这么长。究其原因,是他妈妈对他太照顾、太心疼了,使他在学生时代没有机会经历本该经历的挫折。他的自信建立的基础不牢固,所以工作后他既自卑又自负,非常敏感,他内心深处很担心失败。

我的观点是:早经受挫折,早受益。

父母可以这样去做

1. 对1岁内的婴儿,只给极少量的挫折

婴儿很脆弱,一不小心就有可能造成终生的心理创伤。做母亲的基本上要给他饿了就吃,哭了就抱的待遇,还得表情丰富地哄他玩。尽管母亲已经竭尽全力,但是婴儿还是会感受到挫折。因为没有哪一个母亲能100%地明白宝贝哭是想要什么,也没有哪一个母亲能100%地在宝贝需要的第一时间出现在他面前。于是婴儿会感到失望和沮丧,这种感受对他真实地认识这个世界非常有益,他将为了得到母亲的关爱而逗母亲开心,学会与人互动。结论是:对婴儿的照顾,母亲只要尽力就好了。

2. 对1-3岁的宝贝,体验失败和负面情绪

这个阶段的宝贝好奇心强,探索行为多,但因为经验不足,经常遭受失败。宝贝失意后不会克制,很直接地表达出来,比如大哭或发脾气。家长不要压制宝贝的负面情绪,只要不伤害自己和他人,不损害东西,就给宝贝一些时间来宣泄情绪。家长可以帮助宝贝识别自己的情绪,比如:“宝宝现在很生气,是吗?因为积木塔倒了。”在宝贝很小的时候,先要给他了解真相的机会。如果我们没有认识事实的真相,更别提怎么相处解决办法。

3. 对3岁以上的宝贝,发现更多解决问题的可能性

3岁以上的宝贝智力大大发展,并已取得较为丰富的生活经验。在遇到困难时,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时家长可以与他一起想办法,平等、民主地商量对策;放手让他自主地、独立地做一些事情,家长如果不放心的话,可以暗中保护。一次成功了,下次再做的时候可以启发宝贝寻找另一种解决办法。宝贝的自信是在一次次的成功中积累的,而且只有通过自己的思考、自己的行动而获得的成功才能给他真正的自信。那些仅仅是家长或老师随口而出的“赏识教育”并不能帮助宝贝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你真棒!”“你真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