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3-6岁 > 学龄前健康 > 【碱性体质】碱性体质的表现 碱性体质怎么调理

【碱性体质】碱性体质的表现 碱性体质怎么调理

来源:文贝宝宝谷    阅读: 8.77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碱性体质?分辨自己是酸性体质还是碱性体质,主要是从人体血液的酸碱性来判断。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人体血液的pH值精确保持在7.35-7.45之间,呈现出弱碱性,这是人体细胞完成生理功能的最佳酸碱度,少一分或者多一分都不正常。

碱性体质是什么?

科学研究发现,人类的体质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酸性体质,另一种是碱性体质。

了解得知,原来分辨自己是酸性体质还是碱性体质,主要是从人体血液的酸碱性来判断。

碱性体质如何判断: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人体血液的pH值精确保持在7.35-7.45之间,呈现出弱碱性,这是人体细胞完成生理功能的最佳酸碱度,少一分或者多一分都不正常。新生的婴儿,如果身体健康,毫无疑问他的体液基本就是弱碱性的。

酸碱体质的变化:

但人体的酸碱体质不是一成不变的,人体在正常代谢过程中,不断产生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也从食物中摄入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现代生活中,由于熬夜、饮食不均衡等不良生活习惯,加上恶劣外界环境的影响,大多数原本是碱性体质的人逐渐转变成酸性体质。

研究数据发现:

在全国人口中,碱性体质的人所占的比例只有10%左右,更多的人体质都属于弱酸性,即身体状态都大多都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亚健康。另外,有专家研究后表示,“采用合理的方法改善酸性体质,努力创造体内微碱性环境,是预防各种疾病的关键。”

【碱性体质】碱性体质的表现 碱性体质怎么调理

碱性体质的特征

1、弱碱性体质的人,机体免疫力比较强,生病机率相对较少,常常表现得精力充沛,富有活力,推荐益生碱。人体血液PH值(酸碱度)控制在7.35-7.45之间,有利于促进新陈代谢。

2、食物不会改变人体体质,想通过进食碱性食物改变人体酸碱度是不科学的。食物的好处不在于它的酸碱性,而在于它本身的营养价值。

3、所以,无论是碱性体质还是酸性体质,只有合理地搭配选择食物,才能够减少营养缺乏,保持身体健康。

【碱性体质】碱性体质的表现 碱性体质怎么调理 第2张

碱性体质容易生男孩吗

“碱性体质容易生男孩”的说法缺乏科学依据。

具体分析:

1、虽然有科学证明,精子在酸性环境中活力会降低,女性阴道环境过酸会影响受孕,但是目前尚无证据能证明饮食酸碱度可以控制孩子性别;

2、所以通过进食碱性食物使阴道呈碱性,从而提高生男孩的几率是不科学的。

小贴士:

1、怀孕期饮食应该多样化,为了追求生男生女而长期偏吃一类食物,会使得营养摄入不足,严重者还会影响孕妇及胎儿健康。

2、注意饮食健康均衡,进行适当运动,调理日常作息,才能生出健康宝宝

【碱性体质】碱性体质的表现 碱性体质怎么调理 第3张

碱性体质好还是酸性体质好

人体酸碱性基本都保持在7.35-7.45之间。

1、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人体酸碱失衡不容易发生。一旦体液酸碱度值低于7.35,就已经属于“酸中毒”,这意味着患上非常严重的疾病。

2、如果体液酸碱度高于7.45,就属于“碱中毒”,同样是病理性的表现。

3、所以人体酸碱度维持在正常范围,即7.35-7.45之间,对身体健康和各器官的正常运行都起到重要作用,过分追求体质酸碱性是不可取的。

【碱性体质】碱性体质的表现 碱性体质怎么调理 第4张

如何变成碱性体质

碱性体质的人相对酸性体质的人来说,机体免疫力比较强,日常生活中生病的几率也比较少。再者坊间许多人认为,碱性体质的人容易生男孩,因此 不少的人都希望能把自己的酸性体质调整成弱碱性体质。

1、 调整饮食

适量多吃碱性食物,对改善酸性体质有一定的作用。动物类食物,如鱼、肉、贝类、大多数谷类、部分坚果等都属酸性食物,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磷、硫的浓度也比较高,在体内容易转化为酸性。而碱性食物则主要是包括蔬菜、水果、豆类、海藻等等,低热量的植物性食物几乎都是碱性食品。在我们的一日三餐中,碱性食物和酸性食物的摄入应保持在2:1比例上,这样既可减少体内酸性物质是形成,又能避免破坏人体的酸碱平衡。

2、 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想要改善酸性体质,规律的睡眠习惯很重要。晚上12点是熬夜的底线,最好在11点前就上床睡觉,因为睡眠后身体器官才可以开始排出酸性毒素,修复细胞损伤,以保证第二天的良好状态。

3、多做运动锻炼身体

适量的运动永远是健身的基本,想要改善酸性体质,大家可以通过跑步、健身操、快步走、有氧器械等有氧运动进行,因为在运动中全身血液循环会加快,毒素排出的速度会增加,大量的酸性物质会随着汗液被带到皮肤表面,体内的酸碱度就可以继续保持平衡状态。

【碱性体质】碱性体质的表现 碱性体质怎么调理 第5张

学龄前健康
学龄前营养
学龄前教育
学龄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