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3-6岁 > 学龄前教育 > 怎么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

怎么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

来源:文贝宝宝谷    阅读: 1.28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孩子如果缺乏共情能力就不能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待问题,慢慢地变得孤僻、不合群,下面来了解一下怎么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

父母的榜样作用

艾尔伯特·班杜拉认为,人具有替代性学习的能力,对儿童的亲社会倾向产生最普遍而深刻的影响是他人的行为,也就是儿童所接触的榜样。《社会性和个性发展》一文中指出,儿童通过对榜样行为的观察,可以学到共情能力及利他行为。而生活中我们也经常看到,孩子的性格、行为与其父母有很高的同步性,因此,培养孩子共情能力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在孩子面前展示成为的共情能力和行为,对其进行正向引导。

怎么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

父母的强化作用

除了要做好孩子的榜样,父母还应该经常向儿童做出有关利他行为的进行表扬,并在孩子面前赞赏那些共情能力高,又表现出亲社会行为的人。从而引导孩子将这些奖赏产生的积极影响与亲社会的行为联系起来,鼓励他们多进行共情的利他行为。而儿童也往往会力求实现由自己所尊重的成人制定的目标。久而久之,共情能力就成为一种自我的强化。然而事实上,我们经常看到的是家长斥责孩子的帮助行为为“多管闲事”。长此以往,孩子将把“施助”和“错误行为、指责”联系起来,而不再进行同类的利他行为,而变得“冷漠”、“势力”。

怎么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 第2张

父母的指导作用

当孩子出现伤害他人的行为(争执、言语及行为的攻击)时,更多使用非惩罚性方式(如打骂等)的父母,常常表现出对别人的同情和关心,他们会劝导孩子为自己的错误行为承担责任,并督促孩子去安慰和帮助对方,这通常能培养出更富有共情能力的孩子;而经常使用强制及惩罚方式的父母则阻碍了孩子共情能力的发展,同时也削弱了孩子道德能力的成熟。我们需要告诉孩子,暴力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

怎么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 第3张


学龄前健康
学龄前营养
学龄前教育
学龄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