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1-3岁 > 幼儿健康 > 父母与孩子如何顺畅沟通?

父母与孩子如何顺畅沟通?

来源:文贝宝宝谷    阅读: 2.4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自从与谢霆锋离婚后,张柏芝就勇敢承担起了单亲妈妈的责任,一个人照顾两个儿子生活。她自称与儿子的相处方式像朋友一般,而且也会有吵架。亲子之间的相处其实也是需要技巧的,只有注重沟通,才能更好地促进亲子关系。

父母与孩子如何顺畅沟通?

 孩子的心灵非常脆弱、幼稚,小小的他们非常在乎父母是否全身心地关注自己,有些父母虽然常和孩子在一起,但却忽视了亲子之间的沟通。

张柏芝称与儿子之间会吵架

单亲妈妈张柏芝与前夫谢霆锋离婚后,独自带同两个儿子到新加坡生活,张柏芝在微博透露,她与儿子的相处方式就像朋友,与大儿子Lucas有时会像情侣般吵架,她说:“Lucas,你不要逼我跟你吵架,你给我冷静一下,我不想跟你吵架!”更会提出:“今晚分房睡!”

尽管与儿子会有争执,但Lucas犹如小大人般,会主动关心妈妈,贴心帮她按摩,又会帮她盖被子,还会说:“这是儿子的责任”,让张柏芝非常感动,夸奖他是个好儿子。

回忆刚开始到新加坡生活时,张柏芝称,她从以前只知道在信用卡上签名,到现在没有司机、佣人,水电等琐事都一个人搞定,不过她觉得自己成长许多,也为了儿子,每天都在学习,都在进步。

如果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处处沟通出现了问题,很重要的原因是父母不能掌握正确的方式所致,这对亲子关系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要想改善这种被动的局面,需要从家长做起,多与孩子相处,进行高质量的沟通。

家长和孩子相处常见的沟通模式

一、不良的模式:

1.讨好型:试图远离对自己产生压力的人或减轻自己因某些人所带来的压力。

言语——同意:“这都是我的错” ,“我想要让你高兴”

情感——祈求:“我很渺小”,“我很无助” ,恳求的表情与声音,软弱的身体姿势。

行为——举动:过分的和善,道歉,请求宽恕、谅解,哀求与乞怜,让步。

内心感受——“我一无是处” “我觉得自己毫无价值”。

心理反应——神经质、抑郁、自杀倾向。

躯体反应——消化道不适、胃疾、恶心呕吐。糖尿病,偏头痛,便秘等。

2.指责型:试图表明不是自己的过错,让自己远离压力的威胁。

言语——不同意:“你永远做不好任何事情” “你到底怎么搞的?” “都是你的错。”

情感——指责:“在这里我是权威。” 身体姿势:很有权力的样子,僵直。

行为——攻击:独裁、批评、吹毛求疵。

内心感受——隔绝:“我很孤单和失败”。

心理反应——报复、捉弄、欺侮。

躯体反应——肌肉紧张、背部酸痛。循环系统障碍、高血压、关节炎、便秘、气喘等等。

3.超理智型:逃避现实的任何感受,也回避因压力所产生的困扰和痛苦。

语言——极端客观: 使用抽象字眼及冗长的解释。“什么事都与学术有关” “我只关心事情合不合乎规定或正不正确” “人一定要有理智”。

情绪——顽固、疏离:“不论代价,人一定要保持冷静、沉着、决不慌乱。” 身体姿势僵硬。表情很优越(若有表情的话)。

行为——威权十足:顽固、不愿变更、举止合理化、操作固执刻板。

内心感受——“我感到空虚与隔绝。” “我不能露出任何感觉。”

心理反应——强迫心理,社会性病态、社交退缩、固步自封。

躯体反应——内分泌疾病,癌症、血液病、心脏病、胸背痛。

4.打岔型:让别人在与自己的交往时分散注意力,也减轻自己对压力的关注,想让压力因素与自己保持距离。

言语——漫无主题:毫无道理,抓不到重点,随心所欲,随口表示,东拉西扯:“我自己也搞不清”。

情绪——波动混乱,满不在乎,“我心不在焉。”身体姿势特征是不停地在动。

行为——转移注意力:不恰当的举动、多动、忙碌、插嘴、打扰。

内心感受——“没有人当真在意。” “这里根本没有我说话的地方。” 失去平衡,以打断别人的谈话来获得大家的注意。

心理反应——不适当、不合情理、心态混乱。

 躯体反应——神经系统症状、胃疾、眩晕、恶心、糖尿病、偏头痛、便秘。

二、良好的模式:

一致型:认可压力的存在,正视自己处于压力之中,承担起自己在压力中的责任,为有效地应对压力而作出努力。

言语——尊重现实、尊重自己、尊重别人。

情绪——稳定、乐观、开朗、自信

行为——接纳压力和困难、应对投入、顾全大局、乐于助人。

内心感受——虽有时惶恐,但仍充满勇气和信心,有坚强的毅力,当时和事后心灵充满了坦然和安稳。

心理反应——合情合理、、心平气和、泰然处之。

躯体反应——全身放松、精神抖擞、健康、充满活力。

父母与孩子顺畅沟通的原则

原则一:花时间

任何父母感觉与孩子相处愉快和谐是因为他们肯花时间与孩子在一起,玩、做游戏 、画画、运动、听音乐、家务劳动、制做手工、旅游、聊天、探讨问题等等。通过与孩子的亲密接触,方可了解孩子在不同年龄段的心理需求。

原则二:全身心投入

孩子非常在乎父母是否全身心投入关注他们的成长,有的父母与孩子常年在一起,但不一定经常沟通。大多数父母以忙为理由,忙家务、忙事业、忙看电视、忙打麻将、忙自己快乐享受等等,忙的忘记了孩子是父母为社会贡献的最重要的产品。机器出了废品可以报废,可孩子如果是废品将遗憾终身。父母的亲子教育应走在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前面,所以父母应全身心的投入不断学习,提升教子能力,方可赢得孩子的尊重和爱戴,才能产生同频共振的良好交流。

原则三:百分之百的接受孩子

孩子是父母的作品,家庭是教会孩子做人、生活、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是孩子的终身榜样。孩子身上的优点、缺点、好习惯、坏习惯基本上来自于父母和周围环境的熏陶。孩子不会照父母说的去做,但他们一定会照着父母做的去做。所以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要首先做到,否则就别挑孩子的毛病。没有问题的孩子,只有问题的父母。无论孩子怎样,都是父母培养的杰作。欣赏优点,包容缺憾,允许孩子的缺点和不完美。每个人都不可能完美无缺。家长、老师、伟人都有缺点,何况我们的孩子。父母百分之百的接受孩子是与孩子沟通交流的重要基础。

原则四:多赞美、少批评

赞美是全世界最具震撼力的营养品。恰到好处的赞美是父母与孩子沟通的兴奋剂、润滑剂。现代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指出:“人最大的需要就是被了解与欣赏。”家长对孩子每时每刻的了解、欣赏、赞美、鼓励会增强孩子的自尊、自信,同时也教会孩子了解、欣赏、赞美、鼓励父母、亲人和他人的方法。父母与孩子不断运用此法,沟通进入良性循环且非常愉快。当一个孩子的优势因不断的被肯定而发挥到最佳状态时,孩子的劣势会自然减弱。切记:赞美、鼓励使孩子进步,批评、抱怨使孩子落后。

原则五: 倾听孩子的心声

从小让孩子养成好习惯,回家后讲一讲幼儿园、学校里发生的事情。父母蹲下来,以全神关爱的眼光看着孩子,分享学习的过程、小朋友或同学的故事、老师的故事。这样长期倾听的好处:

(1)孩子在慢慢提升叙事、讲故事的能力。

(2)复习了当天所学的内容。

(3)为长大后的沟通奠定了良好基础。

进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会遇到很多问题,如果他们已习惯与父母聊天,他们很自然的敢把心中的疑惑拿出来问、聊,这样父母才能在轻松愉快的闲聊中听到孩子的心声,听到孩子生理、心理的需求、渴望、好奇。从而轻松愉快地解决好关键的问题。切记:倾听高于教导。

原则六:拜孩子为师

进入知识信息时代,孩子的信息量比父母大出很多倍。孩子比父母学的快、记得快、阅读速度快。孩子们的英语、电脑、美术、音乐、体育都比大多数父母强,此时的父母要明智的拜孩子为师。孩子可以教父母学英语、学电脑、学音乐、学美术、学体育。孩子是我们最好的教练,当父母虚心向孩子学习时,孩子会以极大的热情和耐心教你、引导你、爱护你。此时,父母是最幸福的,孩子是最自豪的。父母与孩子就象多年深交的老朋友,无话不讲。更可喜的是当孩子是你的老师时,他的自我控制能力会增强,同时还可为家长提供有价值的、创造性的意见和建议。

很多爸爸妈妈在孩子小的时候,会经常和孩子交流,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亲子之间的沟通却越来越少了。长此下去,势必会影响到亲子关系的和谐,因为沟通是情感的需要,也是孩子成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爸爸妈妈们不能忽视,要多重视,和孩子分享各种不同的感受,走近孩子、了解孩子,和孩子友好地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