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教 > 教育资讯 > 从《爸爸去哪儿4》看给孩子「立规矩?」有多重要

从《爸爸去哪儿4》看给孩子「立规矩?」有多重要

来源:文贝宝宝谷    阅读: 1.09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芒果台的《爸爸去哪儿》已经播到第4季了,嘉宾和萌娃一直都在变,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有一项活动是从第一季到第四季严格执行的。那就是——交玩具。

芒果台的《爸爸去哪儿》已经播到第4季了,嘉宾和萌娃一直都在变,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有一项活动是从第一季到第四季严格执行的。那就是——交玩具。

从《爸爸去哪儿4》看给孩子「立规矩?」有多重要

从第一季村长提出交玩具的时候孩子们一脸懵,内心是拒绝的,kimi甚至还一度因为交玩具而哭出来,到第四季以风一样的速度把手中的玩具交上去。金句小天王阿拉蕾连自己的“琼子”(裙子)都上交了,乖得不要不要的!

从《爸爸去哪儿4》看给孩子「立规矩?」有多重要 第2张

“交玩具”的规矩在《爸爸去哪儿》中俨然已经变成一种习惯。

其实这正是一种与孩子定契约的形式,在这个节目中,只有全身心的参与,而不是在玩具与活动间三心二意。

唯有以正当的方式与孩子定好规矩,才能避免让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小问题变成大麻烦。

一、家长制定规矩要明确行为准则

一个5岁的孩子要到她家马路对面的一个草地上玩,孩子先是要求带上玩具皇冠,又要求带上一个斗篷,爸爸妈妈都同意了,最后孩子还要带上一个巨大的帐篷。这让妈妈忍无可忍:“不行,怎么能带这么多东西呢?”孩子很生气,冲到房间里拿出一个玩具枪要打妈妈。爸爸看到了,坚决跟太太站在一边,斥责孩子道:“你敢打一个试试!”孩子想了一会儿,把玩具枪放了下来。那个爸爸后来反思,“我跟我太太站在同一战线对不对?”别人告诉他你跟你太太站在一起是对的,但是你前面的教育方法却错了。

对孩子的前两个要求,家长都同意了,而当孩子第三个要求有些荒唐的时候,父母就彻底崩溃了,好爸爸就变成了坏爸爸,好妈妈也变成了恐怖妈妈,如果父母经常用这样的方式教育孩子,孩子就很容易用类似的方式对待别人,对待自己的情绪。

比如孩子以后在做事情的时候,如果孩子第一点能做到,第二点也能做到,结果第三点做不到的时候,对孩子来说,前面的两种幸福感全都消失了——我太没出息,最后这个我都完不成。所以,父母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那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方式来对待孩子的无理要求或者不听话呢?比方说,孩子特别吵闹,说他好几次也不听,怎么办呢?这时父母就可以用一种“积极的消极”来处理。这种消极不是指通常意义上的消极,而是父母的有意为之:你吵,我就不理你,就让你在那边吵;你哭,我不理你,你累了就会自己找台阶下。其实这就是给了孩子自我调节的空间,让他自己寻找处理问题的对策。

但有些情况,父母采用消极对待却并不合适了,而是需要父母为孩子确立明确的行为准则,告诉他应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有些事情,哪怕孩子很不愿意,甚至十分抗拒,只要它是对孩子的成长有好处的,那父母也要坚决让他做。

从孩子的天性来讲,他们当然希望自己能生活在一个被保护的、安全的世界里。但如果父母过于保护孩子,也对孩子的成长不利。

所有的成长都是学习的结果。孩子需要付出,需要努力,甚至需要不断挣扎着突破自我才能完成个体的成长。不去付出、去担当一些责任,人的成长就无从谈起。而从某种程度上说,孩子对付出是有畏惧感的。在人的天性中本就包含着消极与被动的东西。这样的消极、被动,如果你不去帮助孩子改变它,那孩子很可能就会一直处于退缩的状态,甚至越长越小,父母也越来越无力改变了。

二、规则的制定要考虑孩子的年龄和发展特点

几乎所有的孩子,在上幼儿园或上小学的第一天,都会哭哭啼啼的。

为什么呢?有很多原因,其中之一就是对自己成长的恐惧。

这是一种正常的状态。但是父母如果把这种正常当成非正常,并用一种过于夸张的方式去保护孩子的话,孩子很可能就再也不愿意上学了。曾经有一个孩子的妈妈说,孩子上学的第一天哭得特别厉害,爷爷看了特别心疼,就说,那就让他在家里再休息几天,等他不哭了再去。结果没想到第二次去时孩子哭得更厉害了,于是又带回来了。第三次想带孩子去的时候,根本就带不出家门了。现在孩子整天待在家里,只要一听说要上幼儿园就哭得死去活来。实际上,孩子正是在父母家人的这种错误的引导之下,从本来正常的某种畏惧紧张,变成了一种病态的反应。这个妈妈后来问,你有什么办法,能够让我的孩子上学呢?答案是作为父母,有时候要帮助孩子成长,你必须要能够狠得下心来,这个狠得下心来,对孩子没有任何的伤害。痛苦只是一时的,但这些痛苦,却是孩子成长中必须要经历的过程。

孩子的成长,可以分为不同的阶段。

l 在两岁之前,父母要全方位地呵护他,满足他的身心需求。

l 但是当孩子长到两岁左右时,就开始进入了第一个叛逆期,他就会提出一些非常无理的要求。这个时候父母就需要改变跟孩子相处的方式,不能一味满足孩子。父母要把对孩子的引导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上。

我们经常说,教育中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这个良好的习惯,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并不是人人都能够轻易形成的。这个习惯就是父母所要教育孩子的主要的内容。

对孩子的教育应该温和而又严格。这里说的严格是指对于原则性问题的态度。一个两岁多的孩子,通常会很好动很淘气,有时候会有一些无理的要求,但是他并没有能力辨别这个要求是否是无理的,这个要求是否是危险的。比如说,有的孩子对电器很好奇,对电器的插座很好奇。你不让孩子玩儿,他就会哭闹不止。对父母来说,对这一类的原则问题,就不能因为孩子一哭闹心就软了。对于那些孩子绝对不能做的、父母不能满足的事,父母一定要坚决拒绝。

所谓的形成良好的习惯,其实就是给孩子立规矩,或者说是订“契约”,与孩子明确约定哪些事坚决不能做。这并不是一次就能到位的,所以父母需要特别耐心,要一次一次跟孩子讲道理。随着孩子不断长大,父母还要学着用不同的方式来教育、引导他。

三、立规矩要潜移默化,一次一次地指导纠正

很多人都经历过,小时候父母对自己有几条特别严格的要求。比如吃饭的时候不能发出太响的声音,不允许筷子在菜里面搅来搅去,否则会经常被母亲批评。但是等我们长大之后却发现,母亲的这种提醒,让我们一生受益。小时候的很多规矩,不知不觉就会影响到你的一生。

台湾有一个学者曾经跟说,为什么很多大陆同胞意识不到在公共空间不应该大声喧哗呢?其实这与这些人在童年时期父母没有严格要求他,没有告诉他一些基本的规则有关,也就是俗话说的没有“立规矩”。比如使用不同房间有不同的要求:在你自己的房间,你就有更大的自由度,只要不破坏环境,不伤害自己,你想怎样都可以;而对于爸爸妈妈的房间,没有经过爸爸妈妈的允许,你是不能进去玩、翻找东西的,尤其不能带其他小朋友进去;而客厅则是全家人共同的空间,就需要有客厅的规则,比如在客厅里不能大声喧哗,如果有客人来了,你就需要有礼貌地跟客人交谈。

这位台湾学者说,这些规矩看起来很多、很复杂,但要想“立”住它其实并不困难,只要父母或老师能一次一次帮助孩子,指导孩子,纠正孩子,慢慢地他就养成习惯了。

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说,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学习,在幼儿园就完成了。比如老师教他只能拿自己的东西,不能拿别人的东西;饭前要洗手;吃饭的时候不要说话,饭后要漱口;要把玩具归类;回家的时候,不能把别人的玩具带回家,等等。这些习惯就塑造了他的品格,成了他自我学习的起点。

到江苏一所乡村学校参观时,看到墙上写着三条“学会”:一是要学会走路,二是要学会吃饭,三是要学会说话。这三个“学会”让人既感慨又欣慰:我们的教育终于意识到要把起点放低了。把起点放低了,就是让孩子回到生命最原始最根本的起点,从那里开始学习。如果把这些做好了,孩子就会一生受益。

大人给孩子立的这些规矩,都是为了使他更为坚强,更为独立,更有勇气去承担自己的责任。而无原则的过度的爱,对孩子只是一种伤害。有些人说独生子女是教育不好的,其实关键在于很多父母对独生子女会过度溺爱,过度保护,过度代替,这样一来孩子就很难长好了。

孟子三千年前就说过: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人也是一种动物。教育的本质,其实是在努力泯灭人类骨子里面存留下来野蛮天性,把一个软软,眯着眼的小动物训练成一个遵守规矩的人。

这个世界原本没有天生出来的好孩子。每个好孩子都是七分的赞美,三分的惩罚,十分守规矩。

教育资讯
故事绘本
胎教知识
行为心理
智力发展
学前教案
幼儿园教育
亲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