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教 > 教育资讯 > 为什么小学一二年级的成绩具有很大的欺骗性?越早知道越好

为什么小学一二年级的成绩具有很大的欺骗性?越早知道越好

来源:文贝宝宝谷    阅读: 4.57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我的儿子刚上一年级,课本知识真的非常简单,但令人苦恼的是学习习惯,而今天这篇文章正好给我们这些小学家长妈妈一些启发:“小学一二年级的成绩,需要重视,但不需要特别当真,因为这一时期的成绩具有一定的‘欺骗性’,这一时期,家长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保护他对于学习

从幼儿园中班开始,不少家长就在为孩子入学后的适应做学习以及心理上的准备,待孩子一上小学,学习成绩也自然成为重要的衡量标准。

之前有个名叫《小学成绩有很大的欺骗性和虚假性,家长无需过度长按》的帖子在论坛上很火,手手君觉得这个观点非常有道理,但文章本身还没有讲得很透彻,而且有些观点虽然很有道理,但在实际操作中并不现实,所以在经过一段时间对许多小学老师、校长的访谈后,手手君想重点谈谈这个问题。

小学成绩真的具有很大欺骗性吗?

观点是:

小学阶段最重要培养的是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这需要海量阅读才能实现,是一种持续性和连贯性的习得。而之所以说小学阶段成绩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和虚假性,是因为孩子把全部时间都投入到课本和作业里去了,自然就没有时间大量读书,如同丢了西瓜捡芝麻。这样的投入即便考了高分哪怕是满分,对孩子的未来而言都是一种巨大的损失!

这种损失到了初中就开始显现出来,很多中学老师都知道一种奇怪现象:那些小学阶段单单靠投入全部时间和精力夺来高分的孩子,升入初中后成绩下降神速,这些孩子越学越累、越学越不会学了;恰恰是那些小学阶段成绩平平、但博览群书、见多识广的孩子们成绩上升力量强大、后发制人、潜力无穷!高中这种情况更为严重!进入社会后,当需要工作能力而并非成绩单来评定一个人的发展时,这种分化就更是不可同日而语的程度了!

为什么小学一二年级的成绩具有很大的欺骗性?越早知道越好

我觉得,阅读能力确实是需要从小培养的重要能力,但作者的逻辑有点牵强。很多孩子在幼年时期就培养了很好的阅读兴趣和习惯,但不见得一入学就会有很高的分数,也未必在升入初高中后一定能迅速后发制人、傲视群雄;而很多小学阶段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获得高分的孩子,也未必升入初中高中后下降神速,有些就是一路往上的学霸。

我们不妨把“小学成绩究竟具不具有欺骗性”这个问题分几步来探讨。

手手君的观点是:小学一二年级的成绩确实具有一定的欺骗性和虚假性,到了三年级时,学生的真实差距开始显露出来,这时候的成绩就显得比较合理和有参考价值了。

为什么一二年级的成绩无须太重视?

为什么这么说呢?手手君先举几个真实的例子。为了保护小朋友隐私,在某些细节方面略作改动。

报了15个辅导班的小A

小 A的妈妈是个标准的虎妈,从小A很小时候起就帮他报名了各种辅导班,在幼儿园中班、大班时期,小A最多的时候一周要上15次辅导班,各种艺术、语言、逻辑思维、拼音、认字、体育、机器人等等一样都没落下。小A有时不得不从幼儿园提前放学或请假,风尘仆仆赶去辅导班。幼升小的时候,小A以很漂亮的履历表以及各种才艺顺利通过了面试,进入了一所名校。入学后,小A不负众望,在班级中表现出色,语文、数学等各个科目的考察都名列前茅。小A的妈妈也高兴极了。

可是到了二年级上,小A就渐渐后劲乏力,尤其在学校上课时非常不专心,东张西望,问他原因,他说“这些我都学过了”‘;妈妈为他在外面报名了奥数班和英语班,但他上课的时候同样不专心,各种做小动作、说悄悄话。到了三年级时,小A的成绩一落千丈,学习习惯也越来越差,四五年级时一直处于班级末尾。

做一道题就问一道题的小B

小B目前正在一所公办名校读四年级。读幼儿园时,和班上大多数同学一样,家里为他报读了一些基础的辅导班,比如逻辑思维、认字、拼音、英语等,但强度并不大,升入小学后,成绩一直稳定居于中上游。

小 B的妈妈是当年的理科学霸。幼升小的那个暑假,妈妈就让他报读了一个奥数班。由于每天上完课回家都有习题卷子要做,妈妈就陪他一起做。小B每做一道题,如果做错了,妈妈就会及时指出,并且为他讲解。渐渐地,小B养成了一个习惯,做一道题就会抬起头看看妈妈,尤其碰到不懂的题目,更会停下来问妈妈。家里人也经常对小B说,“你多幸运啊,有这么一个能随时辅导你的好妈妈”。

可是,渐渐的,小B的成绩却下来了,尤其到了三四年级,成绩总是在班级中游,怎么也上不去。尤其到了考试时,小B速度奇慢,而且经常有明明懂的题目却做错。

后来居上的小C.

小 C的爸爸妈妈都是医生,非常忙,小C从小由奶奶和外婆轮流带大。幼儿园中班开始读了英语,到大班读了拼音、认字,小学进的是对口的普通公办,小C的爸妈觉得孩子在数学方面没有特别强的天赋,一开始也没有让她读奥数,英语还在继续学,另外再加看图说话班。每次都由奶奶陪去。但奶奶本身没什么文化,而爸爸妈妈又非常忙碌,经常要加班和值班,所以根本没有时间帮小C辅导作业或者陪读。

刚入学时,小C的成绩非常普通。虽然拼音、认字也提前学过一些,但这也仅处于班级平均水平,远远谈不上出色。

可是,老师渐渐发现,小C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自我管理能力。她把自己的学习时间安排得井井有条,上课时非常专注,做作业速度很快。而且,小C的自学能力很强,在老人无法辅导和监督的情况下,她照样能做到自我监督与管控。

从三年级开始,小C的成绩一下子升上来了,而且后劲十足,稳居在年级前列,并且报了一个奥数班。今年小升初的她考取了本区一所知名的民办初中。

以上三个案例,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不同,也绝对不是为了证明“超前学习要不得”这种观点,而是要提醒大家注意一个共同的现象——

分水岭其实在小学三年级

很多家长会认为,孩子在一二年级所学的知识是小学学习中最少的、最浅显的、分量最轻的,到了三年级再开始狠抓也来得及。

但是,许多三年级以上的家长却惊讶地发现,孩子的成绩在这个时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些一落千丈,有些却扶摇直上,而且更多家长会发现,孩子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已经养成,而且很多时候已经不再听家长的话了,这时候再下决心要狠抓、要改变,往往付出的是比别人多很多倍的努力,还不见得有效。

从这个角度来说,一二年级的成绩确实具有极大的欺骗性与虚假性。这主要是因为:

许多孩子在学前已经提前学习过一些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科知识,而这些知识本身也比较浅显,考察也不难,所以入学的前一两年可以“吃吃老本”。

不少家长在开始陪读时,方法就错了。比如,有些家长会急于让孩子“每题必对”,所以像小B这种“做一题就问一题”的做法,一开始看上去可以让他保证每道题的准确率,但时间一长,伤害的是他自己的思考能力与专注度,养成了依赖性,而这种坏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再要纠正是非常难的。

此外,有些孩子因为已经超前学习了,所以在学校上课时发现老师教的都是自己差不多已经会的,就不专心听讲,甚至减弱了对学习新知识的好奇感和兴趣。而这一时期他们的成绩很可能看上去还不错,孩子就会觉得,“看来我不认真学习,成绩也挺好”,久而久之,学习的主动性就弱了。

从学科知识而言,三年级本身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一二年级的很多知识点都是零散的,A知识点没有掌握不影响B知识点得分,而到了三年级则形成了系统,把一二年级的知识点都串了起来,而且难度明显提升。这一客观原因也造成了孩子在一二年级可能成绩很好,到了三年级却一落千丈。

为什么到了三年级成绩更真实?

这里,援引一位教育专家的观点:

对刚入学的孩子来说,认真看书学习、做作业,并不等于动脑筋。孩子一二年级时成绩不错,主要是因为一二年级的学习内容中记忆、模仿的内容较多,孩子凭机械记忆,照搬照抄。也能得到好分数。但是从三年级开始,即使在那些要求记忆、模仿的学习内容里,也包含了大量需要孩子开动脑筋的因素,如孩子不注意这一点,还是用机械记忆的方式学习,那么,随着要动脑筋的因素越来越多,以及学习内容的加深,孩子的学习成绩就会逐渐下降。

小学三四年级,孩子的学习逐渐由被动转向主动,并开始长按学习的结果。此外,他们的认识和兴趣范围日益扩大,开始对自然、社会的因果关系、计算规律产生兴趣,希望动手操作,喜欢养小动物,随着知识经验的不断积累,他们的抽象思维开始发展,阅读范围也开始扩大。由于学习的深入,他们的接受能力有了提高,但同时又出现明显差异,出现了学习分化。

孩子上一二年级时,家长和老师都跟得比较紧,对孩子各方面管理较严格,但孩子上三年级后,家长和老师都可能会觉得孩子已适应了学校生活,便不象从前那样操心了,加上孩子自控能力不强,便容易出现分化现象。

所以,虽说孩子在小学一、二年级时成绩都差不多,但有的孩子基础比较扎实,有的孩子基础比较薄弱。由于一二年级学习内容较简单,所以也就不会出现明显的差别。可是上了三四年级后,基础不扎实的孩子学习起来就会感到吃力,成绩自然会明显下降,由此还会引发厌学、自信心下降、上进心不强、自卑等。

所以呢~

所以,小学一二年级的成绩,需要重视,但不需要特别当真,因为这一时期的成绩具有一定的“欺骗性”,这一时期,家长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保护他对于学习的新鲜感和兴趣,把目标放在孩子的基础发展和能力、习惯培养上,才真正事半功倍,并让孩子受益终生!

教育资讯
故事绘本
胎教知识
行为心理
智力发展
学前教案
幼儿园教育
亲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