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教 > 教育资讯 > 有多少无辜的“熊孩子”正在被误解?

有多少无辜的“熊孩子”正在被误解?

来源:文贝宝宝谷    阅读: 1.13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我见过很多父母,会给话尚说不利索的小孩,贴上“熊孩子”的标签。细细品,“熊孩子”是个有意思的词。一般,对于太顽皮、不听话的孩子,尤其是反复违背父母意志的孩子,父母都会冠之“熊孩子”之称。

似乎每个“熊孩子”背后,都有一个无力的父母。这些父母大都搞不清孩子身心发展的合理需求都有哪里,找不到回应孩子的恰当方法。
下面我们就从孩子大动作和精细动作发展的角度去解读下,熊孩子的行为背后,到底藏着哪些发展的密码。
有多少无辜的“熊孩子”正在被误解?

“熊”,是孩子的天性
▌扔东西——我在体会和感受物体的不同
罗老师我闺女两周岁,最近很喜欢仍东西,有时仍出去还会咯咯笑,我该怎么引导呢?
“扔”这个动作看起来是孩子在存心捣蛋,实际上是孩子在探索。
“扔”的动作基于孩子手部动作的日渐熟练。
在反复扔东西的过程中,孩子不仅能得到手部情绪上的极大的满足和快乐,而且慢慢意识到自己的动作(扔)和动作对象(物体)的区别,探索其间的因果联系,以及了解不同事物的属性。
如,孩子每次扔球,能使球滚动;扔出响铃棒,响铃棒掉下去能发出声响,但不滚动;扔下毛巾,毛巾既没有声响又不滚动。
也有些时候,孩子扔东西是想要大人和他玩,以扔东西来引起父母的注意。
在孩子扔下和父母拾起的过程中;建立了“授受关系”,发展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际关系,在动作与语言的交往中,使孩子的认识能力不断地发展。
所以,我们建议的应对方式是:
❶ 给孩子准备好你挑选的能扔的素材,尽可能确保素材多样。
球是最好的选择,而且泡沫塑料球的危险性最低,你可以在家里多准备一些。不过真正的扔东西游戏,比如把沙包扔进篮子里或把小石子扔进池塘里,对2岁的孩子来说会更有趣。
❷ 家庭中做好收纳,危险物品或者你认为不恰当的物品,不要放在孩子能够着的地方。
❸ 日常生活中,可以有技巧地陪孩子一起玩“扔”的游戏。
比如,当孩子从床上向地板扔东西时,你陪孩子一起扔。然后,你再陪孩子玩“从地板往床上扔”东西的游戏。
再比如,当孩子把客厅里的玩具扔得散落一地,你陪孩子一起去“天女散花”,但是,你接下来再跟孩子一起玩“送玩具回家”,清理地板的游戏。
这样,其实你既陪了孩子,同时每次游戏结束的时候,都是以收捡为结束的。
❹ 定期跟孩子一起整理他的玩具。
对于6岁前的小孩来说,最好大人陪着一起整理。因为这项工作对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太艰巨了,会引发孩子的畏难情绪。
对于3岁以前的小宝宝,你要蹲下来先自己捡,然后让他帮忙。你可以说“看看我们俩捡这些积木多快啊!”或者说“你能帮我把黄色积木块都找到吗?”
❺ 带孩子去探索家庭日用品的不同功能。
孩子了解的越多,就越清楚,哪些东西可以扔,如何扔,扔到何处跟更恰当,以及哪些东西不能扔。
有多少无辜的“熊孩子”正在被误解? 第2张

孩子爱探索,是好事
▌抠缝、钻洞——我是在用身体感知世界
我儿子30个月!总是喜欢把玩具或者各种东西往缝隙里塞,或者是把不能吃的东西塞进杯子里和菜碗里!已经持续要半年的样子了,试过好多方法都没用!该怎么处理?
这是孩子都会经历的空间敏感期。
此阶段的孩子通常总是把物体从容器里放进去,拿出来;放进去又倒出来;喜欢从垃圾桶里捡东西或是帮大人扔东西进垃圾桶;喜欢钻爬隧道、钻孔、钻洞。
我们建议这么做:
❶ 提供各种形状的容器供孩子探索。
大到可乐瓶、矿泉水瓶、装菜的筛子,小到用过的化妆品的空瓶子,不同质量、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容器统统拿给孩子玩。
孩子会逐渐发现:小瓶子可以放到大瓶子里去,大瓶子却放不到小瓶子里去。
❷ 也可以常带孩子玩钻山洞的游戏。
激发其感知隧道的深和浅、大和小。
有多少无辜的“熊孩子”正在被误解? 第3张

父母要看到熊孩子背后的成长需求
诸如上述这些孩子看似在搞破坏的行为,父母需要去了解行为背后的心理发展需求。
如果是属于这个范围内正常的表现,在确保环境安全、孩子安全的基础上,都可以放手让孩子去尝试、去探索。
如果不是,就要考虑到孩子的这些破坏行为是否和当下孩子的情绪相关,这就要从孩子的情绪方面去着手处理了。

教育资讯
故事绘本
胎教知识
行为心理
智力发展
学前教案
幼儿园教育
亲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