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教 > 优秀作文 > 【红楼梦读后感500字】红楼梦读后感600字 红楼梦读后感800字

【红楼梦读后感500字】红楼梦读后感600字 红楼梦读后感800字

来源:文贝宝宝谷    阅读: 1.42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红楼梦读后感500字,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是曹雪芹先生著作,流传至今还广为人们品读和翻拍,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凄美爱情故事,这是一部文化含金量很高的著作,你从中能读懂一些什么呢?

读后感一

红楼梦,以贾、薛、史、王四大家族为背景,写出了一个大家族由盛到衰的过程,也写出了封建社会的虚伪与腐朽,故事虽以宝、黛、钗的感情问题为中心,却以他们的感情问题为副线,丝毫没有才子佳人之气。这本书读的是封建社会的封建制度与等级的制度对人们的压榨与压迫,表现了作者先进的民主思想,也借红楼梦一书向我们演示了当时腐败的清代的历史画面。但是,由于当时的封建人没有这样的民主思想,以至于作者写出了这样的自评: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在红楼梦中,林黛玉是一个孤高自许、冷傲孤芳的人,她的个性、特点、性格等是与当时的社会格格不入的,但是,一次偶然的相遇,在她去贾家时,认识了一位与她思想相同的人——贾宝玉,他们当时的思想是完全相同的,他们同仇敌忾,与这个封建社会,与拥有着封建思想的人作斗争,共同的抵抗着这个封建朝代所拥有的封建制度,因此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但是,好景不长,林黛玉的自卑却成了她悲剧的开始,以至于最后的香消玉殒。我在看完红楼梦这本书后,一直都有一个疑问,林黛玉出身于名门世家,才情高,相貌好,在她所在的那个时代,也是一个大家闺秀,既然她的出身这样的高,那她为什么还要自卑自怜、多愁善感呢?她甚至可以为朋友的几句玩笑话而伤心难过数日,我认为她应该是因为自己的身世处境与忧愁心境而养成的自卑自怨与哭哭啼啼的习惯的。但是,我认为爱落泪并不是一个较好的习惯,这种做法应是懦夫所为之,如若她不喜欢他人与她开玩笑,她直接言说便是了,若不喜欢这个俗世的封建制度可以不染世俗,但是,哭,永远都只是一个懦弱的表现,以至于,到最后郁郁寡欢之时,还把自己的“心”封闭起来,继而含恨而终。

文章中的宝钗与黛玉是宝玉一生的羁绊,宝玉自始至终都是喜欢黛玉的,可是为什么所有以元春为首的贾家人都喜欢工于心计、精于事故的宝钗,而不喜欢聪明伶俐、心地善良又单纯的黛玉呢?那是因为在那个封建社会中,封建的人只会去崇尚拥有封建姿态与思想的人,而黛玉却是一个讨厌世俗与封建的人,自然入不了他们封建人的眼,而宝钗在他们的眼中,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封建人,遂,他们自然是偏向宝钗了。

作者在红楼梦一书中,虽然没有去刻意的贬低任意一人,却一直是以贬林褒薛,贬薛褒林的两种态度来写的,遂,可以看出她们二人双峰并存的可能率几乎为零。其实如果让作家曹雪芹继续写完这本书的话,遂,可能宝钗和宝玉就不会喜结连理,黛玉也就不会年纪轻轻就香消玉殒、含恨而终了,结局可能就会皆大欢喜了,当然,我也不是对作者高鹗所写的后续四十章表示不满,只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与看法,我也不例外。

其实,让黛玉与宝玉走向悲剧的罪魁祸首应是王熙凤,若不是因为她蒙骗了宝玉,宝玉便不会娶宝钗,后面的悲剧也就不会发生了。王熙凤她给我的第一印象便是她的风姿,也就是宝黛初会时对她的描写,她给我的第二印象就是她的聪慧,她在管理贾家时,不论遇到大小事情,她都是在从容不迫的应对着,但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最终却把自己的命给葬送了。所谓:“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这说的便是王熙凤。

酒醉宿今朝,浮梁梦不醒,浮梁梦红楼,红楼一梦,梦醒了,一切却都不复存在了。

【红楼梦读后感500字】红楼梦读后感600字 红楼梦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二

滚滚红尘,携着记忆的枷锁,永远地尘封了那场悲伤的爱恋。在那最后一抹余晖中,被风静静地吹散了,也吹淡了往日的思念。终于,消失在茫茫人海,留下了世人的遗憾和指责……

一次偶然的邂逅,翻开了《红楼梦》,于是我认识了她——林黛玉。她,让我深深的震撼,宝黛空前绝后的爱恋,流传千古,被世人妄加褒贬。普天之下,又有谁有这资格呢?从那以后,黛玉姐姐的影子就荡漾在我心里,来来回回,隐约中似乎听到她娇弱的喘息,脑海里是她伤感的容颜,带着一分憔悴却万分迷人。她落泪,因为只有放纵的哭过后才会更舒展,笑容才会更加绽放。闭上眼仿佛看见了他那柔情似水的眼神,闪烁着点点泪光,让人沉迷其中,为之动情,不能自拔。

常听人评价黛玉“小性子”甚至“心胸狭窄”,可我不这么认为!因为在这背后,只是因为她太在意宝玉了,因为爱的深、爱的切,所以不能不介意。我总觉得宝玉给黛玉的时间太少,黛玉的心太细腻,而宝玉却体会不到。在她某个抑郁的瞬间,心情像是走丢的小孩没了方寸,宝玉不该到来的问候会被她驳回,狠狠的、凶凶的,却是无心的,不是不接受,只是因为太难受,于是她只有用诗来发泄内心酝酿已久积压不了的情感。

诗,是她美丽的灵魂,是她精神的寄托。每当读到她的诗,总有振人肺腑的感觉,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像是一把尖锐锋利的刀,深深地插入了读者的心里,让人有至窒息的幻觉,无形之中像是有谁掐住了自己的喉咙,挣脱不了的伤感,只能不情愿地放下书,让自己慢慢地清醒过来。记得她的《葬花词》:“依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花依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读完后像是被万箭穿心,肝肠寸断般的阵痛。

她的泪,像涓涓细流一样潺潺流动,汇聚成一泓清泉,澄清着她的悲剧。她哭泣,因为她太委屈,她是悲惨的、是值得人们怜悯的,她和宝玉的爱情在那样的社会是不被容许的。她对宝玉太痴情,她一生无限伤感,然而临终前她笑着喊“宝玉,宝玉……”然后她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

虽然她的故事结束了,但是给我留下了万千思念,合上书想要把这份内心的尘埃封住,但一闭上眼,那段应该被禁锢的伤感像尘埃一样在空中飞扬、旋转、舞动……

【红楼梦读后感500字】红楼梦读后感600字 红楼梦读后感800字 第2张

读后感三

读红楼梦,贾府每个人物都各有特点。有一些人总能带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口吐莲花,得体周到,善解人意。无论他/她走到哪里都能收获好人缘,得到极高的评价,所谓情商高就是如此吧。

红楼里的薛宝钗,是公认的高情商、好人缘的代表。她的妈妈和宝玉的妈妈王夫人是两姐妹。因为上京选秀,所以住进姨妈王夫人家里。这个小女孩在贾府,深得贾母喜爱,深受大家的好评,她拥有超越同龄人的懂事,以及超高的情商。

好人缘,高情商的人到底如何获得呢?看宝钗是怎么做的:

懂事,周到,把别人放在心上

宝钗十五岁生日,贾母为她在贾府专设家宴酒席,在内院搭起家常小戏台。看戏前要点戏,贾母命寿星宝钗点戏。她深知贾母素喜热闹,充分地照顾长辈的心情,投其所好。点了《西游记》、《武松打虎》热闹戏,贾母当下自是欢喜。

适当沉默,不让人难堪

看戏过程中,有两个饰演小旦和小丑角色,小小年纪却功力了得,在台上的表演深受贾母喜欢,又因为年纪尚小,惹得贾母的怜爱。大家见过两个孩子的模样,心底都觉得像林黛玉,毫无心机的史湘云却直接说了出来,宝钗看出来了却一笑不肯说。宝钗在这时候的沉默,是站在了黛玉的角度上思考了问题,避免她人陷入尴尬。

得体,大度

红楼梦里,宝钗和黛玉都对宝玉拥有好感。才华相当的两人存在相互较量的微妙关系。在大观园行酒令时,黛玉在情急之下,说出了当时禁书《西厢记》《牡丹亭》中的句子。宝钗发现后,却没有大庭广众之下戳穿黛玉,而是私底下叫与一起,主动暴露自己也偷看禁书的秘密。两个女孩因此而获得了彼此的友情。

智慧、体贴

史湘云入海棠社后,扬言要亲自开社做东。宝钗考虑到湘云在婶婶家的处境:没有月钱,不能随心所欲。于是主动帮她想到一个主意,将薛姨妈请贾母吃螃蟹和做诗社两件事合在一起。解决了湘云的难处。这里体现了宝钗的难得与智慧,想要帮助别人,却以高姿态相对,而是充分照顾湘云的心理,巧妙解决难题。

在我们生活的周围,也能够看到宝钗的影子。办公司的小王,家里的亲戚,大学的同学……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跟谁在一起都能合得来。她们的内心怀着开放的姿态,包容大家,接纳彼此。

情商高不是虚情假意,而是时刻把别人放在心上。因为心里装着别人,所以,一言一行中会多一份考虑,多一份宽容,多一份担待,多一份善解人意。也因为她们的存在,环境将变得更加融洽。

这个世界需要坚持自我,毫不妥协的林黛玉,也需要懂得圆融,与现实和平共处的薛宝钗。记得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怀才不遇的人是因为情商太低。现实社会,不擅长人际关系的人走不远。倘若一个人能兼具情商与才华,那人生必然会有更高的提升。就像蒋勋说的:我们要内在有自我的坚持,在外又能与人随和相处,能达致这两者平衡,可谓大智慧。

【红楼梦读后感500字】红楼梦读后感600字 红楼梦读后感800字 第3张

读后感四

一句"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写出了作者的辛苦与心酸,也表达出了知音难寻的无奈何苦闷。而我最喜欢读的一本书就是出自曹雪芹先生笔下的《红楼梦》。

《红楼梦》是一个悲剧,它不仅是曹雪芹先生的真实写照同时也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从而使一个繁荣的荣国府走向衰败。曹雪芹先生历时十年完成这部著作,用细腻和巧妙的文笔叙述了一个繁荣一时的荣国府。

当我看完了《红楼梦》后,我感到无比的心酸,我甚至有点怨恨作者为什么把这《红楼梦》的结局写得这么悲惨,这与《红楼梦》前部分的那生气、繁荣的景象一点有不符合。但后来我渐渐的明白了,当时的社会就是这么黑暗,这只不过就是社会的演变过程罢了。

令我感触最深的就是林黛玉,虽然很多人都不喜欢她那生性猜疑,多愁善感的性格,但我却似乎知道她的苦衷似的。她从小父母双亡,又寄人篱下,她感到自己的世界有多么的孤独,为了保护自己,她只能用刻薄的语气去对待他人,这也是她养成生性猜疑的情感的因素,林黛玉在凄凉中死去,身边只有服侍她的一个丫鬟在默默的为她哭泣。这时我也想起了她那被预言的悲惨的一生。

贾宝玉,一个外表看上去柔弱带点天真的男孩子,其实也有刚强男子的一面,也许到最后谁也想不到他会去出家,是因为他看破了红尘吧,他是一个渴望得到自由的人,当姐妹们成家后都抱怨着生活中的事,他的内心渐渐的成熟了,更何况在这种"指腹为婚"的时代,对他来说更是一种水深火热。同时他又是一个痴情的人,他对林黛玉可以不顾一切,从这也可以看出林黛玉之死对他的打击有多大。我不禁替贾宝玉感到惋惜,美好的青春就这样被断送了。

《红楼梦》中的人物命运几乎都是悲惨的,从王熙凤的"一从二令三休"到薛宝钗的"可叹停机德,金簪雪里埋"再到林黛玉的"堪怜咏絮才,玉带从中挂。"都能体现出来。曹雪芹先生曾惨痛的写道:"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寞时,试谴愚忠,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红楼梦》一书让我感慨万千,它是贾宝玉一生的·真实写照岁月流逝,生命的年轮在不停的轮转,但又有谁能读懂这曹雪芹的梦中泪。

【红楼梦读后感500字】红楼梦读后感600字 红楼梦读后感800字 第4张

教育资讯
故事绘本
胎教知识
行为心理
智力发展
学前教案
幼儿园教育
亲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