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1-3岁 > 幼儿教育 > 我从来不要求2岁的女儿学会分享

我从来不要求2岁的女儿学会分享

来源:文贝宝宝谷    阅读: 2.5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超级婉拿着玩偶粉红小猪Peppa Pig(佩奇)和她的弟弟Goerge(乔治)在玩,假装照顾他们喝奶睡觉,我在一边看着她:抱抱,拍拍,盖被子,唱儿歌,一切不在话下。

突然间,我有了一个“坏”主意。

当她把乔治拿起来喂奶的时候,我把佩奇拿了过来,假装佩奇哭了,

“哇哇哇,我也要喝奶!”我把“哭泣”的佩奇凑到她眼前。

她二话不说把小奶瓶放到佩奇嘴边,以平息她的哭声。

我立马把乔治拿过来凑上前,制造出更强烈的哭声:“哇哇哇,哇哇哇,那是我的奶,快给我喝。”

她再次二话不说转移奶瓶来给乔治喝,我也马上出击,把佩奇凑上前去说“哇哇哇,我还要喝奶!”

就这样又往复了两个来回,超级婉开始有点受不了。

而此时我这个当妈的还不打算收手(虽然婉爸在旁边已经看我看不下去了),我问到超级婉:“你看他们都在哭,怎么办?”

“抱抱。”这是她的第一反应。她把佩奇和乔治都抱了起来,并且搂得非常紧。通常情况下,只要是她哭了,我都会抱住她第一时间安抚。

“但即使你抱着他们了,他们还都是要喝奶啊。哇哇哇哇哇哇~”我继续给她出难题。

“Stop!”婉突然又变得严肃了。我在纳闷她是不是在和我喊停,而结果却不是。

她又把佩奇和乔治都放了下来,我想她发现了温柔的安抚在这种情况下并不管用。

“哇哇哇哇哇哇~”我认为她还有空间再给我push一下,于是我又让两个玩偶哭了。

她继而把佩奇和乔治先放在同一条毯子里,然后开始给乔治喂奶。当我正准备最后再“进攻”一下的时候,她说到:“George first…take turns… SHARING.”

当时我是惊呆的,毕竟她只有2岁4个月。

婉爸走过来对我幸灾乐祸地说“你女儿终于让你shut up(安静)了吧。”

我从来不要求2岁的女儿学会分享

Interesting,想了一下,我有真正教过女儿分享这事吗?好像并没有。大部分时候现实生活中的片段是这样的:

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想一本正经地让超级婉试着分享,通常是这样几个来回:

“宝贝,你把玩具分享给妹妹好吗?”

“No.”

“好宝宝都会和别人分享玩具,你是好宝宝吗?”

“Yes.”

“那你可以分享玩具吗?”

“No.”

“和妹妹一起玩更开心,你们一起玩好吗?”

“No.”

“分享玩具的话你也可以玩妹妹手里的玩具,你想玩妹妹的玩具吗?”

“Yes.”

“那你可以把你的玩具也给妹妹玩吗?”

“No.”

“你看妈妈也会分享东西给妹妹,你和麻麻一样好吗?”

“Yes.”

“那你也分享玩具给妹妹好吗?”

“No.”

累倒。

反观以上对话,想通过游说,说理的方法让一个两岁孩子理解并学会分享基本是不可能的。究竟什么是分享?这本身是一个议题,表面上只是简单地一起玩玩具,一起吃零食,但背后的动因其实可以有很多。作为成年人,我们理解什么叫礼貌,谦让,甚至碍于面子,懂得什么叫照顾别人的感情,可以预测一起分享能带来的快乐,作出分享的行动对我们并不难(我们甚至也可以控制分享的频率和分享的度)。但是对于3岁以下的孩子,父母的要求分享对他们来说可能就是失去他们最喜欢的东西,他们不知道可预测的快乐是什么,不明白礼貌谦逊给面子是怎么回事,只是觉得父母在要求他们做一件当下令他们不愉快的事情。于是常常出现的场面是:一个孩子哭闹着不愿意分享,而父母们则在一边强迫他们交出手里的东西,一边懊恼地说“哎,你这个孩子太没礼貌,太不懂事了。”

实则不懂事的是父母。那么究竟应该如何引导孩子一步一步地明白,接受到学会分享呢?花姐这样认为:

先接受孩子的“自私”

当孩子长到两岁左右的年纪,他们开始有了占有的意识,她开始明白自己和妈妈是不一样的,因此她开始把“不要”,“我的”,“我要”作为口头禅(这也是常见的terrible two的表现),同时他们会对物件和人物产生强烈的依恋感,比如特别认定某个玩具,这种强烈的占有欲和依恋感觉所表现出来的“自私”与“不分享”恰恰是他们情感发育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真正的分享源于同理心,源于你能理解对方的感受并且从他们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事实上,孩子在6岁以前都无法具备真正的同理心,在此之前的分享更多的是出自于父母对孩子的要求,所以请先坦然接受孩子天然表现出的“小气”,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不能慷慨大方,不能合作玩耍,一切取决于父母和学校的正确引导。

尊重在先,分享在后

两岁以前孩子们只会自顾自的平行玩耍,但是两岁以后他们可以逐渐明白一起玩的概念,比如小的会跟风大的玩同一类型玩具,会在一起建造积木(哪怕只是两三下)而即使如此,比起直接要求他们分享,我觉得更应该引入尊重的态度和概念。尊重本身就是同理心的一部分,如果能建立起尊重的态度,同理心的产生会更容易。尊重谁呢?

首先是尊重你的孩子,你要百分百让她感受到你理解她的情绪和感受,例如孩子感到所有权被侵占了,你可以用语言进行沟通,告诉她:“妈妈知道这是你很喜欢的东西,你特别需要它对吗?”孩子觉得感情能被理解,他们会更愿意敞开心扉来接受其它东西。同时这种亲密无间的亲子相处模式会在无形间增强孩子对周围环境与人物的敏感度,让他们今后愿意分享。

其次是示范给她如何尊重别人,这一点不仅仅限制在分享方面。尊重别人的方式方法和机会无处不在,帮护别人留一下门,捡起别人不小心掉的东西,排队时候谦让,这些尊重的做法本质上就是为别人考虑的同理心体现,虽然这些事情和小宝们没有直接关系,也不会牵扯他们进来,但正是这些点滴的细节可以让他们感受到父母尊重的态度和背后同理心的作用。你其实知道,你做每一件事都有一双闪闪的小眼睛在盯着看,不妨在做完这些事以后再解释一遍给他们听,他们会很愿意听的。

我从来不要求2岁的女儿学会分享 第2张

分享,我们不强迫

其实最糟的做法就是当众数落孩子,还强制他们去分享。他们也是有主见的,应该为自己负责的人ok?当然这是有边界的,如果是孩子抢了别人的东西,那必须归还。但如果是在公开游乐场,玩具没有具体归属权怎么办。

那是不是就一定要分享着玩?不一定。

首先,建立一个鼓励性的,和谐有爱的环境。比如你和孩子一起与其他的父母孩子在一起玩,当大家都各自安好的时候鼓励孩子观察别的小朋友,小幅度互动,例如坐的近一些,小小触摸一下对方的玩具,或者简单交换一下(可以马上换回来);家长之间也可以一起吃食物,一起玩,展现分享的概念。

其次,保护好你孩子本身的利益。不可避免别的孩子会你孩子手里的东西感兴趣,这些”小怪物”会直接伸手来拿,这时候必须要保护好你孩子的感受为先。当然你也不能欺负伤害别的孩子,可行的做法,寻求对方家长的介入,平等而礼貌的向对方小孩要回你孩子的东西(一般他们都会还的),再对自己的孩子解释一下刚才的情况,告诉他“那个小朋友也喜欢你的玩具呢?ta其实很想和你一起玩。”,再次引入同理心。

最后,鼓励孩子们从交换,轮流,共同游戏开始,例如文章最开始出现的,利用玩偶过家家,情景演示分享玩具,在游戏中你也能更好的观察你的孩子在社交中可能属于的类型,是主动类型还是安静类型,还是观察保守类型的,从而会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

所以,对于孩子常常表现出的不爱分享,你了解ta的动因吗?是年龄不成熟,分享的时机不对,选择要分享的东西不对,还是引导不当导致他们有抵触情绪呢?尽管超级婉可以成熟地解决小猪佩奇和乔治之间的问题,但不代表在现实生活中她可以毫无障碍的实践分享精神。不过至少,我看到了一颗种子在她身上的萌芽,一颗有同情心,懂得尊重,愿意化解问题的萌芽,剩下的,就继续灌溉,静待花开吧。

幼儿健康
幼儿营养
幼儿教育
幼儿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