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教 > 学前教案 > 孩子语言的发展需要的是这个体验,别错过了!

孩子语言的发展需要的是这个体验,别错过了!

来源:文贝宝宝谷    阅读: 2.05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孩子的语言是从一字句开始的,帮他补齐句子孩子开始会说话是件令人激动的事,那种感觉会一直保留在我们心里。孩子的语言最初就是一个词,也就是一字句的幼儿语言,比如,“妈妈”“尿尿”;也有的孩子只会说一个字,如“妈”“尿”。

孩子只用一个字、词就可以表达出很多意思,比如“妈妈”,可以表示“我想吃饭哪”,也可以表示“这是吃的哦”,同样“尿”可以表示“我尿啦”“我想尿尿”“啊,这地方有尿”。不过,一般妈妈根据情况可以判断出孩子的意思。一定要帮孩子补全句子,比如,“是啊,宝宝肚子饿了,妈妈赶紧给你做饭啊”,“啊,宝宝尿了,给你换尿布啊”等,用正确的语言说一遍。这样,孩子听着妈妈的话就可以学会正确、完整的表达方式。
这在专业上称为“有教育意义的模仿”,一定要让孩子好好体验。
接着出现的是“爸爸,妈妈”的两字句。
孩子掌握了大约五六十个字词以后,开始说两字句。两字句是指“主语加谓语”的形式,比如“爸爸,班班”“尿,出来”等。
以前只说“班班”就代表了“爸爸去公司上班”“我也想上班”“这里是公司”等,现在进步了一点,这个阶段大人同样要用正确的语言补全孩子的话。比如,孩子说“蚁蚁,一”,你可以补充他的话说“是哦,好大的蚂蚁”“蚂蚁,只有一只哦”。
语言的发育有个体差异一般孩子到1岁左右开始说单词,但是由于这方面个体差异很大,到2岁还不会说话的孩子也有很多。性别差异也很大,一般女孩说话较早,而且跟孩子的个性也有很大关系。
说话晚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 个体差异;◆ 耳朵有障碍;◆ 精神发育迟滞。
其中大部分都是因为个体差异的原因,1岁左右只是取了一个平均值。
曾经对东京大学的学生父母作过一个调查,看他们的孩子都是几岁开始说话的,结果表明,即使是被称为高才生的东大生,也并非说话早的多。其中还有到4岁都不怎么说话,把爸爸妈妈急得够戗的孩子。另外,我住的公寓区里有个孩子到4岁时还只会发“啊——” “呜——”等简单的音,现在他非常喜欢看书,语言能力优秀。
到底是因个体差异造成说话晚,还是由于其他原因造成说话晚,有两个要素可以判断:1.其他的行为是否也发育较晚;2.能否理解大人说的话。
这两点如果没有异常,可以再继续观察一段时间。孩子应该很快就会开口讲话,而且迎头赶上。

孩子还会有用手指东西的行为。在说话之前,孩子会指着某件东西发出“啊——,呜——”的声音表达交流的欲望,大人在孩子手指什么东西时,不要看孩子的手指,而要关注它指的东西,跟孩子一起看,这样孩子很快就会说话了。这叫做“共同注意”,如果这个行为孩子无法做到,那就需要留心了。

孩子语言的发展需要的是这个体验,别错过了!

只说幼儿语言的孩子,发音不清楚的孩子孩子经过一定阶段就会开始说话。
出生不久如果哭了父母就会来看自己怎么了,重复这种行为,孩子就会理解“哭”可以传达某种意思,他在4~5个月时会明白这一点。5~6个月时,孩子开始喃喃自语,频频发出一些意义不明的词语。这些词语中经常听到的是接近“奶,奶”“呒,妈”这样的词,这种词会逐渐增多。这也许是孩子在进行语言的模仿练习。作好准备之后,孩子慢慢会听懂大人的话,像“不行” “好吃吧”这种话孩子根据当时的情况可以理解,所以能充分明白意思。这叫做“理解语言”。
同时孩子开始一边用手指东西一边发出“啊——啊——”的声音,而且开始说有意思的词语。最初可能是意指食物的词,或者代表“妈妈”的词,不久还会说出“汪——汪——”“哺——哺——”,词汇量不断增加。
即使孩子的发音不好,或者说的都是幼儿语言,也没必要过早纠正,到一定时期孩子自然会跟大人说一样的话。
强迫孩子准确清楚地说话,或者一副“这孩子不行”的表情都是最不应该的,如果总是这样,会损害孩子的积极性。
孩子到成人之前语言的能力都会有发展空间,不用着急,要坚持与孩子认真地交流。
孩子说片言只语,父母可以重复前边提到的“有教育意义的模仿”。比如,孩子说“哺——哺——”,你可以帮他补充说“是啊,哺——哺——汽车来了”,跟孩子一起观看汽车。孩子说话早并不一定意味着孩子聪明,反之亦然。不只是语言,孩子的发育总体上都不是一条直线的,不要忘记这一点。

语言是心灵的载体,享受与孩子“心”的交流

语言是不可能独立存在的,它的上面必定承载着心灵。
孩子说“天空”“蓝色”的时候,他一定为天空的美丽而感动,所以你也说“真是,多美丽的蓝天啊”,跟孩子一起望一望天空。
孩子说“汪汪,那儿”的时候,心里一定在想“狗狗好可怕”,或者“想在旁边多看一会小狗”,他的感情和想法都是用他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时父母不能只注意孩子的语言,还应该关注他的心灵,在与他共鸣的基础上跟他对话,这是同时培育语言和心灵的秘诀。
如果语言的发育存在落差,这是因为作保育的一方有疏忽的缘故。
洞察孩子心灵的悸动,知晓孩子想说话的愿望,沉稳而热情地对待孩子,这是最好的。

语言只有和体验相结合才会有力量

不让孩子体验而只是一味地灌输语言,这样不算学到真正的语言。
语言原本是用来表现很多体验中的一小部分的东西,在体验中记住语言是最理想的。就好比冰山之一角浮出水面,冰山是体验,那浮出的就是语言。
但是,如果反过来,只是教授语言而不让孩子体验,会怎么样呢?
语言是很方便的东西,它会把体验省略。没有体验而学会了语言,人就会觉得自己是理解其意义的。但是,对一件事拥有语言的信息,在体验上却一无所知,这是不能称为真正理解的。
以前我见到过才1岁半词汇就很丰富的孩子。这个年龄就跟妈妈用语言交流,大家都很叹服,但是到2岁半的时候他的妈妈却来找我咨询,说“现在可真是麻烦了”,与1岁时不同,现在无论妈妈说什么,他都会说“讨厌”“不干”,开始反抗,不能再用语言进行温和的交流。
这个孩子可能是语言和体验之间产生了不平衡,没有体验而只知道语言,孩子渐渐明白自己不得不按照父母所说的去做,也就是说自己可以选择的部分很少。他不喜欢这样,但是因为自己太小,又不知道该怎么办。
是不是越早说话,说得越多越好呢,这不是个简单的问题。更多的体验,其中一部分变为语言,这个平衡才是最重要的。
首先要最大限度保证孩子的自由探索活动,然后将那种体验变成语言,这个顺序不能搞错。
最近的孩子通过体验知道的越来越少,什么事情都试图用语言来搞定,其中不乏小时候的原因。

没有信赖关系,孩子不会讲话

听来可能有点吃惊,孩子对于自己不确信可以接受的人,是不愿意跟他说话的。
常有这样的事,第二个孩子出生后,老大就不怎么爱说话了。还有,妈妈大发雷霆,喋喋不休地问“你究竟为什么这么做”的时候,孩子绝对不会开口。不只是因为害怕或者自己说了妈妈会更生气而不开口,而是因为孩子就是不想说。
所以,这个时期如果还不能建立基本的信赖关系,孩子就不会想说话交流。
妈妈有时太过急切,自己说了一大通,然后试图让孩子开口,其实这不是明智的做法。要耐心等待孩子自己发自内心的感动,然后他们会用自己朴素的语言表达出来。

教育资讯
故事绘本
胎教知识
行为心理
智力发展
学前教案
幼儿园教育
亲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