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教 > 学前教案 > 家长需要给孩子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家长需要给孩子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来源:文贝宝宝谷    阅读: 1.77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家长需要给孩子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小小是个活泼的小学三年级学生,喜爱体育运动,性格开朗外向。在外人看来,像小小这样热情、开朗,长得清秀的男孩应该能让母亲感到骄傲。但小小的母亲不这么看。小小的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母亲一心希望能生个像自己一样爱学习的孩子,没想到小小非常活泼好动,学习成绩一般。在小小的母亲看来,热情、开朗、帅气根本算不上是优点,或者说,这些优点并不是她所“关注”的。

小小的母亲之所以会有这种想法,是因为她从小过的就是“好学生”的生活,她并没有体验过不同于自己的人生道路。小小的母亲觉得自己人生道路走得挺顺畅的,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这样成长,她坚信凭自己的经验可以帮助孩子少走弯路,让孩子成为比自己更成功的人。像小小的母亲这样对孩子寄予很高期待的家长,给孩子的就是“有条件的积极关注”。

什么叫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呢?

让我们看看心理咨询人本主义学派掌门人罗杰斯怎么说的吧:不再想控制孩子的一切,不用自己的标准要求孩子,而是把他当作一个人来尊重他,会激发他的能量。相信他会成为他自己。不需要伪装,不需要压抑。他会成为一个负责任的、自我主导的人,一个拥有个人目标和价值观的人。而且他会从这样的家庭关系中得到很大的满足,会爱家人、爱交流。

家长需要给孩子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第2张
家长需要给孩子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第3张

把握无条件积极关注的尺度

尊重孩子,给孩子自由,初听起来好像和娇惯孩子一样,但如果细细体会,会发现简直是天壤之别。这里有一个尺度的问题。

1

自由

无条件积极关注提倡给孩子自由,但这种自由只能是相对的自由,需要适当的约束,孩子的愿望也需要节制。

父母适当地立规矩,比如,看电视、看电脑、玩耍的时间,吃麦当劳的次数。这些约束、规矩是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商量达成一致,并且注意不以让孩子难受的方式来执行,争取让孩子较愉快地接受。在习惯形成的初期完全依靠孩子来管理自己是不大可能的。以前有些家长把老师的“不管”误解成了完全“不管”,结果出了问题。

其实尹老师反对的是过多地管,提倡的是适当地管。“管”是为了不管,“教”是为了不教,在习惯培养初期更多的是一种有心无痕,让孩子容易接受的“管”吧。此时无条件积极关注体现在不以父母的意志为中心,体会、考虑、尊重孩子的心理、感受和意愿。

家长需要给孩子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第4张

2

尊重

正如大人的想法经常会有问题一样,孩子的想法有时也会有问题。此时如何无条件积极关注呢?

倡导对孩子“无条件积极关注”,重点在于尊重孩子的愿望和意见,但并不等于一切都按照孩子的想法。成人之间也是如此,我尊重你的意见,这代表我会认真考虑你的想法,并最终通过协商达成一致,结果采纳的可能是一个妥协的方案。

在孩子的想法确实是有问题的时候,可以和孩子商量、谈判,使他能够愉快地同意父母的意见或者产生一个妥协的方案。比如,孩子想吃一些“垃圾食品”,可以好好地和他商量,换其他的他喜欢的食品或玩具,既尊重了他的愿望,又坚持了你的原则。

家长需要给孩子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第5张

3

自主

人都是有一定惰性的,父母如此,孩子也是如此。我们有时也希望有一点儿外界的压力,借助它推动我们前进。比如我们会说:如果不是因为考试必须通过,我也不会下决心来学习。孩子也是有惰性的,如果完全随他的心愿,有些事情他确实可能不会主动去做,所以,此时孩子也是需要督促和推动的,但是无条件积极关注体现在这种督促和推动是一种孩子愿意接受的、不反感的。

家长需要给孩子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第6张
家长需要给孩子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第7张

比如,孩子喜欢阅读,不太喜欢数学。如果让孩子学习,完全让孩子自己做主,他自然会选择阅读。但是这样逐渐就会在数学上落后,这也是孩子所不愿意的,所以,此时可以用平和的态度适当地勉强孩子,推动孩子去做数学题。同时也给孩子辅助,让孩子觉得容易些,也帮助他激发兴趣,这是一种比较合适的方法。

比如,孩子想看电视,而大人认为看电视没有什么好处。此时,简单地尊重孩子的要求,以及简单地不允许孩子看电视都是不好的。可以采取折中的方案:可以让孩子在网上看经典动画片、电影,这既满足、尊重了孩子的愿望,同时时间也是可控的,而且这些经过选择的精品对孩子的成长也是很好的营养。

柏 燕谊

心理咨询师,儿童教育专家,畅销书作家。出版两性畅销书《爱情很残酷,你要学点擒拿术》,亲子类书籍《爱暴力》、《学点心理学 帮孩子养成高情商》等,CCTV-12《心理访谈》《热线》《夜线》栏目特约心理专家,北京电视台《第三调解室》《生活广角》、江西卫视《金牌调解》、重庆卫视《谢谢你来了》等栏目特约心理专家。

教育资讯
故事绘本
胎教知识
行为心理
智力发展
学前教案
幼儿园教育
亲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