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教 > 学前教案 > 你就让孩子好好哭一会儿吧

你就让孩子好好哭一会儿吧

来源:文贝宝宝谷    阅读: 2.85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星期天的早上,我儿子张小又一个人玩过家家,他把家里蓝色的方形折叠餐桌当作大海,在上边搭了几块积木做轮船,说是轮船在海上航行,还特地拉我过来看,我夸他很有创意。

吃午饭的时候,我忘了他的“大海和轮船”的设定,随手拿走了那几块积木,放上了碗筷。

没想到小朋友“哇”地号啕大哭起来,他说不许在他的“大海上”吃饭,因为轮船就没法航行了。我忙向他道歉,在我的帮助下,小朋友的轮船终于再次“启航”,他却依然在抽泣,一副很委屈的样子。

当时姥姥姥爷在场,他们一见孩子哭都急了,于是开始哄他:“别哭啦,妈妈做错了。”“乖,你是小小男子汉,不许动不动就哭。”

姥姥姥爷你一言我一语,恨不得孩子马上破啼为笑,我却示意他们不用管,让孩子痛痛快快哭上一会儿。

哭,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很正常的情绪发泄。伤心会哭,委屈会哭,认识到自我的局限性也会哭,小一点儿的宝宝困了、饿了甚至天热难受也会哭,对他们来说,哭更是表达自己需求的方式。可惜的是,很多家长没意识到这点儿,不管孩子哭的原因是什么,只要孩子一哭,就感觉有义务让他们止住哭声,否则就是失职。

其实有时候,宝宝哭泣,是一种心理需求,尤其幼儿在接受“自己是有限的”这一现实时,哭可以缓解情绪压力和紧张,不但没必要制止甚至不应当打扰。哭泣使幼儿在面对自己弱小的基础上,从中恢复过来,逐渐变得真正的强大。

你就让孩子好好哭一会儿吧

我记得有一次,张小又同学往空奶粉桶里塞玩具玩,他先是塞了个小猪,因为小猪比较小,他成功了,后来他又拿起一个比奶粉桶大很多的毛绒兔子,结果无论他怎么用力,兔子都塞不进去,于是张小又同学急了。

“妈妈,为啥塞不进去?”他带着哭腔问我。

我认真地解答了这个明摆着的事实,因为兔子比奶粉桶大,所以塞不进去。

可他还是哭哭闹闹硬要塞进去,我觉得他应当明白了这个道理,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他无法接受这么“残忍”的事实,他能将小猪塞进去,而毛绒兔子却不能?

我就蹲在一旁,看他失败、沮丧、大哭,试图帮他擦一擦眼泪,他却忙里偷闲说:“不擦眼泪。”终于,他放弃了,他发现自己做不到。

我知道该我出场了,于是我问要不要不抱抱,他便扑到我怀里续继哭。

大概哭了十多分钟,他停止了哭泣,也不要求塞兔子了,而是说要去玩别的游戏。

等他平复后,我特意问他为什么要哭。

他是这么回答我的:“就是想哭,难受。”

继续问他,现在还难受吗,他回答不难受了。

我知道他的情绪已经得到彻底的释放。

我并不是一开始就如此淡定的,认识到这一点儿,我也经历了一些过程。

在读《少有人走的路中》时,我发现有这么一段描写:两三岁的孩子,往往是家里的小皇帝,事不顺心,就会大发雷霆,甚至闹得天翻地覆。到了三岁,孩子态度有所收敛,对自己能力的局限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但脑海里还是幻想如何随心所欲,这样的心态只有再过几年,才能逐渐消失。

这个过程,对一个孩子来说是其实残忍的过程,所以他们会通过哭泣发泄自己的不满。我回忆他成长经历中的一些“认识自己局限”的过程,的确带着委屈与难过。

有一次,儿子要垒积木,非要把小积木放在大积木下边,任谁都知道,小的放在下边很容易倒塌。于是我在一旁“聪明”地提醒他:“小的放下边会不稳,应当把大的放下边,否则很容易倒塌。”话音刚落,他搭的积木就倒了。

他有点沮丧,同时说话的语气里开始焦虑,然而他并没放弃,还要再搭一次,结果再次倒塌,这时他已经开始哭了,但还是要再次垒积木。

一般家长会觉得这孩子太倔,太固执,这不是“明知不可为而为”。

后来我才理解,这对孩子来说,是个形成正确认识的过程,是非常宝贵的。这个过程中,孩子可能是这么想的,为什么我做不到,我难道不是全能的吗,不行,我要再试试,还是不行,天啊,我真的不是全能的。

孩子的哭泣,其实也是一种面临自身局限的自然表现,很多家长面对这种情况,无法淡然处之,好像孩子大哭不止,就是自己不合格不称职。其实,这才是检验你是否有足够的知识与耐心,一起与孩子面对成长中的挫折。你并不需要做太多,只需要温柔地陪在他的身边,面对他的哭泣,不要焦虑,而是淡定地让他发泄,你等他静静哭完就好。

转移孩子注意力,或者粗暴地制止孩子的哭泣,都不是聪明的做法。这样他都不再有机会细化自己的情绪,永远无法形成面对“挫折”时的正确情绪。

教育资讯
故事绘本
胎教知识
行为心理
智力发展
学前教案
幼儿园教育
亲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