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宝宝护理 > 宝宝呵护 > 家有高危儿作为家长该怎么办

家有高危儿作为家长该怎么办

来源:文贝宝宝谷    阅读: 1.25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不少家长一旦看到自己的宝宝被贴上“高危儿”的标签都会望文生义,十分紧张,很担心自己的宝宝发育不良。正确认识高危儿,加强出生后的早期干预能够有效降低高危儿的发育缺陷。今天我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家有高危儿作为家长你该怎么办?

什么是高危儿?

高危儿是指在胎儿期、分娩期和新生儿期存在对生长发育(尤其是脑发育)有危险因素的婴儿。据统计,高危儿占新生儿总数的10%~20%,高危儿有脑损伤的潜在危险,脑损伤将导致脑瘫、智力低下、癫痫及情绪行为异常等疾病,是婴幼儿时期致残的主要病因。

常见的高危因素有:

1、产前:宫内缺氧,宫内发育迟缓或宫内感染,双胎或多胎,母患妊高症、糖尿病、感染、严重贫血等。

2、产时:产时缺氧,早产、过期产,出生体重过低(﹤2.5公斤)或过大(﹥4公斤),胎位异常,脐带过短、绕颈、脱垂等,胎盘早剥、钙化、梗塞,羊水过多、过少、污染,产程过长,产伤、胎头吸引或产钳助产等。

3、产后: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感染,病理性黄疸,低血糖,各种原因导致抽风、脑炎、癫痫,新生儿筛查异常,DDST筛查发育落后等。

体弱儿除早产、低出生体重外,还包括中重度贫血、中重度营养不良(生长迟缓、低体重、消瘦)、活动期佝偻病、单纯性肥胖、先天性心脏病、反复感染等。

高危儿一定会发生脑损伤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尽管孕期或围产期存在各种各样的不利因素,大多数高危儿发育正常不会出现脑损伤,但有5-10%的高危儿发生脑损伤,或多或少会遗留后遗症,包括运动、语言、认知、社交、行为等发育障碍或癫痫,并对家庭、社会、个人带来极大的痛苦和负担。

家有高危儿作为家长该怎么办

高危儿为什么要进行早期干预?

科学研究证明,婴儿年龄越小,脑的可塑性越强,对脑损伤的代偿能力越好。特别是在生后的头一年内,尤其是0-6个月,是脑发育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如能接受专业的系统指导和康复治疗师的早期综合干预,对婴幼儿智力和运动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综合干预方法包括视听触觉训练、运动功能训练、认知能力训练、听力整合及语言训练、社会适应能力训练、感觉统合训练、水疗、理疗等。

哪些高危儿必须严格随访管理呢?

凡是符合高危儿定义者均应进行儿童系统保健查体和监测。但如果孩子具有以下指征,则必须严格进行系统随访和早期干预训练。

1、早产儿,特别是出生体重低于1500克、多胎早产,早产儿脑病者。

2、出生时曾有心、肺功能障碍,如:阿氏评分5分钟内0~3分、持续低氧血症2小时者。

3、围产期低氧血症或酸血症,新生儿低血糖、或反复的呼吸暂停者。

4、在出生28天内机械通气大于48小时者或任何时候使用过ECMO者。

5、可能发生脑损伤的任何因素,如II度以上的颅内出血、脑梗塞等。

6、其它潜在的神经问题,如CNS感染、败血症、达到换血指标的高胆红素血症等;各种先天性畸形。

如何进行高危儿随访及早期干预训练呢?

高危儿未发现落后者6个月内每月到儿保中心高危儿门诊系统评估1次,并接受干预训练家庭指导1次;6月~1岁每2个月1次;1~3岁每3~6个月1次。如发现落后则根据落后程度,由医生和康复治疗师共同制定干预方案,由治疗师具体实施干预训练并进行相应的家庭干预指导。随访内容包括常规体格检查、神经运动测查、智力发育监测、营养状况评估、喂养指导及疾病预防等,另外还应做好发育里程碑的评估,结果异常者尽早到儿童体智发展中心进行系统的干预治疗,以最大程度地促进功能恢复,绝不能放之任之,错过最佳的康复时机。

特别提醒

早期教育和早期干预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早期教育——主要是对正常小儿进行的有组织、有目的丰富环境刺激的教育活动,通常是在早教机构完成。

早期干预——是针对有发育异常的小儿实施的有组织、有目标、有方案的治疗性活动,促使这些小儿在运动能力、智力水平上有所提高或追赶上正常小儿的发育里程碑。须是医疗机构主导、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完成的。

最后提醒家长们,与健康儿童相比,高危儿存在发育障碍的潜在风险,需要更多的健康呵护。家有高危儿的家长一定要尽早带孩子来儿保中心高危儿门诊建立专案管理,定期监测小儿的体格、智力发育情况,及时发现问题,适时进行干预,以最大限度降低高危因素对孩子的影响。生命最初的1000天是儿童早期发展的重要阶段,对高危儿而言,6个月之前又是这1000天的黄金时间,此期,开展科学的综合性干预活动,对促进高危儿的生理、心理和社会能力等发育潜力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

宝宝呵护
生活护理
急救措施
体检免疫
母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