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宝宝护理 > 宝宝呵护 > 罚孩子,也要用对方法

罚孩子,也要用对方法

来源:文贝宝宝谷    阅读: 7.53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罚孩子,也要用对方法

惩罚孩子是门学问。用好了可以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用不好也容易对孩子造成伤害。家长们不妨借鉴以下五条准则。

先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感受他行为背后的心理。比如,有些孩子吃饭时边吃边玩,甚至把餐具扔到地上。第一种家长:生气,大声制止,甚至恐吓:“你再这样爸爸妈妈就不喜欢你了”;第二种家长:拿过来饭菜直接喂,帮孩子填到肚子里了事;第三种家长:干脆不让吃了,把饭菜收掉,留下委屈惶恐的孩子。

这三种做法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第一种情况的孩子容易产生不安全感,因为害怕被抛弃会慢慢地发展成讨好父母的行为方式。第二种方式,孩子会认为吃饭并不是他的事情,是家人强加给他的。第三种做法孩子则理解不了,为什么突然间没有饭吃了,会堆积许多负面情绪。比较好的做法是,问问孩子是不是不饿,如果不饿可以先不吃,请他离开餐桌。如果是因为有积压的情绪,有什么想法需要表达,可以先吃饭,之后专门找个时间和爸爸妈妈交流。总之,要了解孩子背后的心理,给他们选择的机会

惩罚前,先提出警告,并告知如果再发生,要接受什么样的具体惩罚。比如一个攻击其他小朋友的孩子,你可以告诉他“打架容易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你必须马上停止,如果你继续,我会停掉你一个月的零花钱,并且马上与你隔离5分钟”。当然,惩罚内容要视行为的严重程度而确定。

另外,启动隔离惩罚时,需要注意这几点:1.立刻执行,最好是在决定进行惩罚之后就开始执行。2.隔离时间可以参照“1岁一分钟”的原则,也就是几岁的儿童执行几分钟,整体来讲不宜超过十分钟。3.隔离环境要安全温暖有灯光,但没有什么可玩的,让他觉得无聊。

惩罚时,让孩子感受到“我爱你,但责任需要你自己承担”。幼儿因为好奇,常常想把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并且真的这么做。此时,千万不要给孩子扣上类似“小偷”的帽子,也不要简单粗暴地说偷东西不是好孩子。言语上的评判对孩子来讲意义不大,让他学会承担后果对减少这样的行为更有效。

如果孩子悄悄拿了别人的财物,除了讲解物品的归属关系外,一定要陪着孩子把东西归还人家并道歉。当然,还可引导孩子换位感受,让他想想:“如果别人拿了你心爱的东西,你会不会很难过?”

惩罚的过程要坚定,家长不可半途而废,否则孩子会开始动脑筋去想逃避惩罚的方法。比如,惩罚内容是让孩子洗碗一星期。如果洗了3天,孩子就开始叫苦连天,爷爷奶奶开始心疼孩子,帮孩子求情,甚至替孩子去做,那这个惩罚就变质了,这次的教育效果基本就是无效的。之后再发生类似事情,孩子心中已经有了经验和预期,更不会去承担后果。因此,惩罚也需要家人的密切配合。

尽量不在公共场合惩罚孩子。如果孩子在商场里因为某个玩具哭闹不止,可以和他协商找个地方讲道理,讨论一下是否真的需要这个玩具。年幼的孩子可以直接抱到安静人少的环境,转移注意力。如果孩子耍赖,最好温柔但坚定地陪伴左右,冷处理,不要打骂或者批评、威胁、指责等。

另外,执行惩罚措施后,事情就过去了,下次遇到新问题,要进行新的一轮沟通、引导或者惩罚,而不要去翻旧账,更不要嘲笑孩子的错误或者被惩罚时候的场景。▲

宝宝呵护
生活护理
急救措施
体检免疫
母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