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营养食谱 > 四季养生 > 吃鱼后皮肤潮红、有灼热感 可能是组织胺中毒了

吃鱼后皮肤潮红、有灼热感 可能是组织胺中毒了

来源:文贝宝宝谷    阅读: 2.48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有些人吃鱼后皮肤潮红、有灼热感,身体十分的不适,很有可能是组织胺中毒了,具体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来具体看看吧。

什么是组织胺中毒

组织胺广泛存在于人体组织中。当然生物体受到刺激时,会使肥大细胞内的组织胺释放,造成微血管扩张、血压下降、支气管痉挛、头痛、腹泻、皮疹等过敏症状,甚至休克或危及生命。

夏季是容易爆发组织胺中毒的高峰期,原因是鱼类与畜禽肉相比更易腐败变质,当含有较多组氨酸的青皮红肉鱼,例如:竹夹鱼、金枪鱼等海鱼,储存在高于15~20℃的环境下,导致不新鲜或腐败时,大量繁殖的细菌会分泌脱羧酶,让鱼肉变质形成组织胺,当鱼肉中组织胺超过200mg/100g时,就会引起组织胺中毒。

患者可能在吃鱼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会出现脸部、胸部及全身皮肤潮红、有灼热感,眼结膜充血等症状,并伴有头痛、头晕、恶心、腹痛、腹泻、心跳加速等症状。

吃鱼后皮肤潮红、有灼热感 可能是组织胺中毒了

哪些鱼属于高组织胺鱼类

青皮红肉的鲔鱼、鲭鱼、鲣鱼等鲭鱼科鱼类,体内含有丰富的游离组氨酸,例如:鲐鱼、鰺鱼、竹荚鱼、鲭鱼、鲣鱼、金枪鱼、秋刀鱼、马鲛鱼、青占鱼、沙丁鱼等,若缺乏适当保鲜,受到细菌作用后便会转变成组织胺。

吃鱼后皮肤潮红、有灼热感 可能是组织胺中毒了 第2张

怎么避免组织胺中毒

要避免组织中毒就必须防止鱼肉中产生组织胺,鱼肉买回需在良好卫生条件下,以冷冻(0~4℃)或低温方式贮藏,有利减缓组织胺生成和食物腐败,存放前彻底刷洗鱼体、去除内脏,烹调时加入少许醋,可有效降低组织胺含量。

在烹调时,先去除鱼的内脏(未去除内脏的组织胺含量是去除后的10倍),且烹调的温度要高,时间要长,以防止细菌继续滋长。 此外,一定要确保鱼是新鲜的,因为腐败的鱼经加热后,仍有可能导致组织胺中毒。

吃鱼后皮肤潮红、有灼热感 可能是组织胺中毒了 第3张

孕前饮食禁忌
饮食常识
美食文化
饮食调理
中医养生
美食资讯
奶粉知识
四季养生